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针灸学院 >> 百病针灸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腰痛及其针灸治疗

  • 文章导读:

     

    腰痛(lowback pain)又称"腰脊痛",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本证常见于西医的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腰椎病变及部分内脏病变。

      【病因病机】
      病因主要与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风寒水湿之邪浸渍经络,经络之气阻滞;或长期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或腰部闪挫撞击伤未全恢复,经筋、络脉受损,瘀血阻络;上述因素可导致腰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素体禀赋不足,或年老精血亏衰,或房劳过度,损伐肾气,"腰为肾之府",腰部脉络失于温煦、濡养,可产生腰痛。
    腰部从经脉循行上看,主要归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带脉肾经(贯脊属肾)所主,故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的不通和失荣是腰痛的主要病机。

      【辨证】
      主症 腰部疼痛。
      疼痛在腰脊中部,为督脉病证;疼痛部位在腰脊两侧,为足太阳经证;腰眼(肾区)隐隐作痛,起病缓慢,或酸多痛少,乏力易倦,脉细者,为足少阴经证,即肾虚腰痛。
      兼见腰部受寒史,值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或痛连臀腿者,为寒湿腰痛;腰部有劳伤或陈伤史,劳累、晨起、久坐加重,腰部两侧肌肉触之有僵硬感,痛处固定不移者,为瘀血腰痛。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活血通经。以局部阿是穴及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腰眼 阿是穴 大肠俞 委中
      配穴 寒湿腰痛者,加腰阳关;瘀血腰痛者,加膈俞;肾虚腰痛者,加肾俞、命门、志室。
      操作 主穴均采用泻法。寒湿证加艾灸;瘀血证加刺络拔罐;肾虚证配穴用补法,肾阳虚加灸法。方义 腰眼、阿是穴、大肠俞|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委中为足太阳经穴,"腰背委中求",可疏调腰背部膀胱经脉之气血。
      2.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 选择腰部疼痛部位,用梅花针叩刺出血,加拔火罐。适用于寒湿腰痛和瘀血腰痛。
      (2)耳针法 取患侧腰骶椎、肾、神门,毫针刺后嘱患者活动腰部;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3)穴位注射 用地塞米松5ml和普鲁卡因2ml混合液,严格消毒后刺入痛点,无回血后推药液,每穴注射0.5~1ml,每日或隔日1次。

      【按语】
      1.针灸治疗腰痛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因脊柱结核、肿瘤等引起的腰痛,不属针灸治疗范围。
      2.平时常用两手掌根部揉擦腰部,早晚一次,可减轻腰痛和防止腰痛。
      3.对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可配合推拿、牵引等方法。

     

      [附]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sciatic)是指多种病因所致的沿坐骨神经通路的病损,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通常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临床上以根性坐骨神经痛多见,中医称"腰腿痛"(lumbocrural pain)。在《灵枢·经脉》中记载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候时有"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形象地描述了本病的临床表现。
      中医认为因腰部闪挫、劳损、外伤等原因,可损伤筋脉,导致气血瘀滞,不通则痛。久居湿地,或涉水冒雨,汗出当风,衣着单薄等,风寒湿邪入侵,痹阻腰腿部;或湿热邪气侵淫,或湿浊郁久化热,或机体内蕴湿热,流注膀胱经者,均可导致腰腿痛。本病以腰或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以放射性、电击样、烧灼样疼痛为主症,主要属足太阳、足少阳经脉和经筋病证。

      【治疗】
      治法 通经止痛。以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大肠俞、腰夹脊、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诸穴均用捻转提插的泻法,以沿腰腿部足太阳、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度,不宜多次重复。

      【按语】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椎间盘突出症者应睡硬板床。平时应注意保暖,劳动时注意正确姿势。

    根性、干性坐骨神经痛的鉴别

     

    根性坐骨神经痛

    干性坐骨神经痛

    病变部位
    常见疾患

    疼痛部位

    压痛点

    感觉障碍
    腱反射
    腹压增加
    肌肉

    椎管内脊神经根处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脊柱炎、脊柱裂(结核)等
    自腰向一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背外侧放射
    腰骶部、脊柱部有固定而明显的压痛、叩痛
    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
    膝腱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疼痛加重
    无萎缩 

    椎管外沿坐骨神经走行部
    骶髂关节炎、髋关节炎、臀部损伤、盆腔炎及肿物、梨状肌综合征等
    腰痛不明显、臀部以下沿坐骨神经走行疼痛

    坐骨孔上缘、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腘窝中央、腓骨小头下、外踝等有压痛
    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
    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无影响
    无力甚至轻度萎缩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