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片灸外,古人还采用将附,隔附子灸。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隔附子灸,主要介绍“隔附子灸,灸”">
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针灸学院 >> 灸法常识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隔附子灸

  • 文章导读:【概 述】 隔附子灸,隔物灸法之 一。此法的应用首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载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着肿上,以少唾湿附子,艾灸附子,令热彻以诸痈肿牢坚。古人在灸治时,附子多选用成熟者加以炮制后使用,且常以酽酢(指味汁浓厚的醋)或童便浸过。如唐王焘的《外台秘要》载崔氏疗耳聋、牙关急不得开方:取八角附子二枚,酽酢渍之二宿,令润彻,削一头纳耳中,灸十四壮,令气通耳中即差。清顾世澄的《疡医大全》提到:用附子制过者,以童便浸透,切作二、三分厚,安疮上,着艾灸之。以治疮久成瘘。除用附子片灸外,古人还采用将附

    【概 述】

        隔附子灸,隔物灸法之 一。此法的应用首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载“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着肿上,以少唾湿附子,艾灸附子,令热彻以诸痈肿牢坚。”古人在灸治时,附子多选用成熟者加以炮制后使用,且常以酽酢(指味汁浓厚的醋)或童便浸过。如唐·王焘的《外台秘要》载崔氏疗耳聋、牙关急不得开方:“取八角附子二枚,酽酢渍之二宿,令润彻,削一头纳耳中,灸十四壮,令气通耳中即差。”清·顾世澄的《疡医大全》提到:“用附子制过者,以童便浸透,切作二、三分厚,安疮上,着艾灸之。”以治疮久成瘘。除用附子片灸外,古人还采用将附子研末制成附子饼进行灸疗。如明·薛已《外科发挥》记载,治疮口不收敛者“用炮附子去皮脐,研末,为饼,置疮口处,将艾壮于饼上灸之。每日数次,但令微热,勿令痛”。明·汪机《外科理例》说得更为明确:“附子为末,唾津和为饼,如三钱厚,安疮上,以艾炷灸之。”,清代《串雅外编》等对隔附子灸亦有载述。
       
        现代隔附子灸在临床上未作常规隔物灸法,早期多为个案观察,近来已逐步进行较大样本的验证,发现隔附子灸对不少急难之症有一定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上还观察到,隔附子灸如使用不当可造成中毒。有人在报道,用附子饼灸引起局部皮肤瘙痒或起红疹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20~77岁。皮肤反应部位以躯干为多,四肢次之。33例全系采用大小约6×6cm、厚约6mm的大药饼。施灸中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头昏乏力。口唇鼻痒、咽痛、胸闷、恶心、腹痛、四肢微麻等类似乌头硷中毒症状。一般都发生于连续施灸时间长,室内不通风的环境下医者较患者症状明显,这也许与当时所处的体位,吸进烟气的浓度及不同体质有关,但停灸后症状大多可逐渐缓解乃至消失。附子属乌头类药物,故推测其毒性可能主要由乌头硷类生物硷引起。乌头硷的致死量为3~4毫g,人口服乌头硷0.2mg即致中毒。据测试附子在18℃以上的环境中乌头硷的毒性作用占优势。
    【操作方法】

        分隔附子片灸和隔附子饼灸两种。
       
        1.隔附子片灸: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后,切片厚0.3~0.5cm,中间用针刺数孔,放于穴区,上置艾炷灸之。
       
        2.隔附子饼灸:将附子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厚约0.4cm,中间用针刺孔,放于穴位上置艾炷灸之;亦可用生附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共研细末,以炼蜜调和制成0.5cm厚的药饼,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灸之。
       
        若附子片或附子饼被艾炷烧焦,可以更换后再灸,直至穴区皮肤出现红晕停灸。
    【主治病证】

        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壮阳之功,适宜治疗阳痿、早泄、遗精及疮疡久溃不敛、指端麻木等病证。近年来又用以治疗痛经、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注意事项】

        1.施灸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2.附子饼灸须在医务人员指导监视下进行。
       
        3.应选择较平坦不易滑落的部位或穴位处施灸,灸饼灼烫时可用薄纸衬垫灸讲下,以防灼伤皮肤。
       
        4.对阴盛火旺及过敏体质者、孕妇均禁用附子饼灸。
    【临床应用】

        1.病毒性感冒
       
        取穴:膻中
       
        治法:以上等艾绒,制作成底面直径为2cm,高为2.5cm锥状艾炷,放在附子饼上置于膻中穴,待艾炷燃及一半时点燃另一炷备用,每次灸3壮,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宜。每日灸治 1 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均嘱咐。
       
        疗效:共治疗38例患者,在灸疗期间均未服用或注射任何中西药物,结果:痊愈30例,好转5例,无效3例,其总有效率为92%。
       
        2.桥本甲状腺炎
       
        取穴:分二组。① 大椎、肾俞、命门;② 膻中中脘、关元。
       
        治法:上述穴位每次取 1 组,两组穴位交替。肾俞双侧均取,采用隔附子饼灸。每次每穴灸 5 壮,每壮含纯艾绒2g左右。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治疗 1 次,以5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疗效:采用上法治疗36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对B细胞产生抗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艾灸治疗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OKT+4/OKT+8细胞比值和淋巴细胞分泌甲状腺抗体的水平都明显下降,而且两者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显示艾灸可能是通过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关系来抑制B淋巴细胞产生抗甲状腺抗体的水平,从而达到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目的。
       
        3.痛经
       
        取穴:分为二组。① 关元、石门;② 次髎、 中极。
       
        治法:每次选 1 组穴,二组穴位交替使用。将艾绒制作成锥体状底径约1cm之艾炷,以1枚置于附子饼中心,点燃后安于所选穴区行灸,艾炷燃尽更换,如热使患者难以忍受时,可将附片提起数秒后放下。一般情况下,每次灸 3 壮,以穴区局部出现红晕为度,每周3次,1个月为1疗程,月经来潮时停止灸疗。以治疗3个月为准。如为虚性、寒性痛经,宜灸至灸处皮肤红晕直径达5cm以上,中央微现泛白透明时停用,覆以消毒敷料,胶布固定。数小时后灸处即起水泡。由小而大,直径可达1~3cm。水泡待自行吸收。本法每周 1 次。治疗时间在经前10日左右。亦以一月为一疗程,三个疗程为准。
       
        疗效:以上法共治35例,结果: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1%
    【病案举例】

        1.胃脘痛
       
        熊××,男,21岁,学生。 1989年3月21日初诊。患者四年来胃脘痛反复发作,尤在劳累及受凉后为甚。曾服中西药未效,前来求诊。症见胃脘胀痛,喜按,有饥饿感,少量进食可使疼痛缓解,胸脘痞满不舒,泛酸,舌淡苔白滑,脉弦细而微。胃镜及病理报告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脾胃阳(气)虚。处方:中脘气海足三里(双)。诸穴各隔附子饼灸 4 壮,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灸3次后胃痛得减,泛酸亦止,胸闷不舒仍作,上方加巨阙膻中。经一疗程治疗后,患者自觉诸症全消,为巩固疗效续灸三个疗程,随访一年未复发。
       
        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陈××,男,25岁,干部。 1989年 10月 21日初诊。患者从四月前因受凉而致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至今反复发作。纤维结肠镜检查:直一乙状结肠可见散在的、大小不等的连续性溃疡,黏膜充血、水肿明显;病理报告示:黏膜重度炎症。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曾服中、西药未效,前来求诊。刻下症见:大便日行4~5次,伴有脓血,里急后重,纳呆,面色不华,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大便常规:红细胞(+++),脓球(++),黏液(++)。连续3次大便细菌培养均为阴性。辨证为湿热蕴结。治宜祛湿除热、疏调肠腑气血。处方:大肠俞、日枢、上巨虚、足三里。双侧均取, 施隔附子饼灸法。其中,大肠俞天枢每次各灸3壮,上巨虚、足三里各灸5~7壮。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经隔附子饼灸治疗一周后,腹泻减少到每日二次,粪便成形,里急后重亦减,脓血便消失。  10月 30日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灸治二个疗程后,诸症全消,为巩固疗效续灸三个疗程,纤维结肠镜复查示60cm范围内肠黏膜光滑,未见溃疡,血管纹理清晰,肠蠕动正常。诊断:直一乙状结肠黏膜正常。
       
        3.便秘
       
        戴××,女,家庭妇女。1989年5月9日初诊。患者二十年来经常5~6日大便 1 次,大便艰涩。近数月来延至6~10日1次,腹胀,纳呆,腰膝酸软,四肢欠温,舌质淡胖,苔白滑,脉细弱无力。证属阳气虚弱,阴寒内盛。治宜温中散寒,宽肠通便。处方:(1)中脘气海足三里;(2)大肠俞、关元、上巨虚。两组穴位隔日交替使用,每穴每日隔附子饼灸 3 壮,7次为一疗程,嘱患者每日定时登厕。艾灸3次后,大便已通,下颗粒状便并夹有黏液,继上法续灸10次后,每日有大便,其他症状亦遂步消失。为巩固疗效,嘱其家人带药回家自行艾灸二个疗程。经随访一年,患者大便正常,未见复发。
       
        4.指端麻木症
       
        祈×× ,男,73岁。1994年5月20日初诊。主诉右食指末节桡侧指腹麻木1月余。当身体前屈、上肢自然下垂然后外展90度时,麻木区域则出现针刺样疼痛。患颈椎病20余年,但少有发作。现无头晕头痛、颈肩疼痛等症,颈部及肢体活动较自如。查:双手指活动亦佳,左手食指末节指腹感觉减退,以桡侧指腹明显。舌质偏淡,苔薄白,脉弦。证属气血不足,皮部失养。用隔附子饼灸疗。将附子饼置于食指末节指腹偏挠侧处,上置艾炷,点燃。当患者觉烫时,在附子饼与皮肤之间垫薄层棉花1~3层,以患者能耐受为度。连灸2~3壮。隔日1次,经治8次,效果明显。第9次治疗,仅垫1层薄棉,患者因睡着而未觉烫,灸后第2日灸处起1大泡。再未灸治。数日后水泡渐消,食指感觉竟也恢复正常。随访1年,未再复发。
       
        5.网球肘
       
        苏××,女,42岁,教师。 1989年 4月 20日初诊。患者肘痛三月余,近因洗被褥而加重,疼痛向前臂放射,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查:右肘肱骨外上髁处压痛明显,局部微肿,做前臂旋前动作时疼痛加剧。诊断:右肘肱骨外上髁炎。处方:阿是穴(压痛点)。将附子饼置於痛处之上,上置艾炷如枣大,灸 4 壮。4月22日复诊,肱骨外上髁处仅轻微压痛,继上法续灸,并嘱其注意休息,局部保暖。四诊时患肘疼痛已完全消失。为巩固疗效,续灸 8 次,随访半年来未见复发。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建中。附子饼灸与乌头硷中毒   针灸学报1992;8(5):43。
       
        [2]张琳珊。隔附子饼灸临床验案  亚洲医药1999;(10):108。
       
        [3]洪钰芳。隔药灸治疗痛经35例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1999;(1):31。
       
        [4]胡国胜。艾灸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免疫学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1990;9(4):4。
       
        [5]管建红。隔饼灸起泡治愈指端麻木1例  上海针灸杂志 1996;15(4):41。
       
        [6]姚正钢。附子饼灸膻中穴治疗病毒性感冒38例  上海针灸杂志 1995;14(5):211。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