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 [经络腧穴][图文]人体下肢穴位动画: |
![]() | [针灸研究]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不同 |
![]() | [灸法常识]单永华膻中灸验案四则 |
![]() | [刮痧疗法][图文]刮痧偏方-中暑 |
![]() | [刮痧疗法][组图]刮痧偏方-晕厥 |
![]() | [针灸研究]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与靶 |
![]() | [百病针灸]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
![]() | [百病针灸]采用针灸疗法治过敏性鼻炎 |
![]() | [针灸意外]解密身体不可触碰的“死穴 |
![]() | [灸法常识][图文]2018年三伏天灸什么 |
![]() | [百病针灸]针刺、拔罐治疗酒糟鼻 |
![]() | [经络腧穴][组图]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 [经络腧穴][图文]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 [灸法常识]温针灸治疗崩漏 |
![]() | [百病针灸]针灸治疗腹泻的方法 |
![]() | [针灸基础]贾海忠谈针刺治病原理 |
文章导读: |
稳定的内外环境状态是维持生命的基础,生物所有基本的进化目的就是不断地创造更适宜生存的自稳态系统和完善对稳态的调节、整合系统。就针灸而言,调节作用是其最为本质的作用。《灵枢·根结篇》言简意赅地概括了针灸的调节作用,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现代医学则通过大量研究证实了针灸是通过调整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而非通过杀灭病原体治疗疾病,其作用一般均是对机体有利的,是一种良性的调节。
针灸治疗作用的特色可以概括为整体性和双向性。整体性是中医核心理论整体观念的具体表现,针灸治疗亦立足于此,由点及面,通过刺激体表腧穴达到调节机体整体状态的作用;而双向性是指针灸对机体的双向调节效应,在机体某一器官系统功能处于亢进状态下,针灸可适度减弱它的功能活动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反之,当这一器官系统功能低下时,针灸可以增强它的功能活动。
针灸所选取的体表刺激部位大部分都是腧穴所在,包括经穴、奇穴及阿是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灵枢·四时气》云:“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可见,腧穴并非普通的体表部位,而是“神气”游行出入的部位。
在生理状态下,腧穴是经气聚会之所,是“脉气所发”;在病理状态下,腧穴是疾病的反应点,是“邪气所聚”;在治疗时,腧穴是针灸的施术部位,是“主治所及”。可见,腧穴自身的特殊性是针灸双向调节作用的关键点。针刺、艾灸通过刺激体表特定的腧穴部位,能够激发“神气”,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从而达到调整阴阳的目的。
古人将腧穴喻为“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所”,那么,经络便是“神气”运行于体内的路径。中医将气血认为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经络正是气血运行于体内的通路。《灵枢·海论篇》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很好地说明了经络能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构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又通过经络运行的气血调节人体阴阳、濡养全身,从而保证人体正常功能活动和内环境的稳定。
经络沟通四肢百骸,输布气血,绝不可能是有来无往的“单行线”,必然是“车水马龙”的双向通道。如果将复杂而又有迹可循的经络系统比作城市地铁路线的话,那么地铁
的轨道就相当于经络,网络整个城市,每一个站点相当于腧穴所在,而线与线之间的换乘车站则相当于交会穴。地铁是载体、是血,熙攘的乘客便是气,气随血行,于腧穴部位出入。整个轨道交通的网络系统可以形象化、现代化地表达人体经络腧穴和气血运行的关系,每一条线路总有往复驰骋,每一站总有乘客上下,散布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来往的地铁线就像经络一样,双向地将气血输布全身,保持着动态的稳定。可以说,通调发达的经络系统是针灸双向调节的重要条件之一。
激活智能模式
机体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范围内本能地调节稳态平衡,这是生命的智慧。为医者,应该尊重生命的智慧,重视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倡导在机体失衡状态初期或不严重时尽可能激发机体本能,发挥对机能失衡状态的医疗保障作用。而针灸正是通过对体表特殊部位的刺激,激活生命体的智能模式,让生命体“自发”且“智慧”地去感受失衡情况的细枝末节,或兴奋或抑制一些物质的分泌和代谢,或激动或拮抗一些系统的功能,或修复或再生一些损伤或者凋亡的细胞……生命体内部一连串复杂的工作,在简单的刺激后忙碌地运作着,结局是临床上最为直观的影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身体机能的恢复。
由各种系统杂合而成的人体好似一个“黑箱”,每一个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在“黑箱”内都有条不紊地运作着,构成了智慧的具有生命的整体。虽然现代医学正从组织器官、细胞分子、基因蛋白等层面一步步地揭示着生命的奥秘,所研发的药品也日益高端,但科学上的一大步回归临床后的受益可能只是小小一步,反而使医疗成本却越来越高。药品的毒副作用和昂贵的药品费用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然而,针灸在其双向调节机体稳态平衡的治疗过程中仅对体表有轻微刺激,从始至终都没有将外源物质送入体内,没有毒副作用和代谢废物的问题,同时也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及低廉的治疗费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及国际现代医学界的关注。
当问题回归医学的终极目的——临床时,“双向调节”和“稳态”的概念是可以共通和融合的。针灸具有良性双向调节的效应,没有借助外物质的力量、没有过度关注产生疾病的具体病原和疾病损害的体内具体器官或组织、没有借助高超精细的现代科技去探寻人体“黑箱”内的细微秘密,而是依赖行之有效的治疗经验和以整体论为灵魂的中医理论流传千年,其独到之处在于针灸聪明地避开了复杂的人体“黑箱”, 直观地关注于“疾病的临床影像”——“证”,包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针刺治疗后疾病的临床疗效,激发生命体本能的自我修复机制智能地去调控体内稳态的平衡。
中医理论简洁地借助太极图和阴阳学说描绘了体内稳态的模糊概念,反复强调“阴平阳秘”“阴阳调和”的稳态平衡状态,其实正是对生命智慧的重视。针灸双向调节是一种生命智慧的临床影像,针灸对体表的刺激,好比通过一个控件激活了生命体的智能模式,修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阴阳失调、稳态失衡的病理状态,“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以期获得理想的临床结局——机体“阴阳调和”的稳定状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于2011年资助了本领域的研究——《针刺对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效应及其机制》,该项目选择针灸临床疗效确切、诊断和评价指标明确的临床常见病——功能性肠病作为切入点,围绕“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的双向调节效应”假说,研究了针灸的双向调节效应的理、法、术、效规律和相关的生物学基础,为阐明“针灸调整和维持机体‘稳态系统’的双向调节效应的临床规律及相关的生物学基础”这一针灸学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