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古籍 >> 当代著作 >> 邓铁涛医话13篇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邓铁涛医话13篇-七、李东垣的科研成果、方法与启示

  • 文章导读:邓铁涛医话13篇-七、李东垣的科研成果、方法与启示

           李东垣的成就反映于《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等书。其中以《脾胃论》最著名,故被誉为脾胃学说的宗师。
           若从科学研究角度看李氏的成果,我认为有:①内因脾胃为主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②相火为元气之贼说;③升发脾胃阳说;④甘温除大热说;⑤创立不少有效新方(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系列名方)。其研究成果从基础到临床影响深远。
           “内伤脾胃为主论”提出脾胃内伤与发病关系,是中医病因学说的一大发现,为脾胃学说确立了坚实的基础,为攻克疑难病症找到了新的治疗途径,并为明代李中梓的“脾胃为后天之本”学说开了先河。“相火为元气之贼”说讨论的是“病机”问题,虽然后世议论较多,但验之于临床,有指导作用。脾胃气虚,不但可见阳气不足之证,亦每兼有虚火之证,若只顾补其脾气则虚火更甚,反伤脾胃之气,故李氏一再强调“火与元气不两立”,此火乃病理过程中产生的“阴火”。“升发脾阳”说是治疗大法的一个创新,是总括脾胃内伤所发生的各种病证的治疗大法。临床实践用之效如桴鼓。“甘温除大热”法是对伤寒与热病等外感发热病的一大补充,也是一项了不起的科研成果。
           李氏的研究首先取得突破的是——内伤可以发热,不仅阴虚可以发热,阳虚也可以发热,而且可以发高热。对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的经典论点,是一个突破。124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内外伤辨惑论》评述内伤发热之理及内伤与外感发热的鉴别。其次论及饮食劳倦问题,已涉及《脾胃论》的部分内容。这是第一阶段成果。李氏在不断临床过程中,吸取《内经》、《难经》、《伤寒论》之精华,并深受其师张元素脏腑辨证学说的影响,对一生临床实践所得,进行系统的总结提高,上升为理论,于1249年发表第二篇论文《脾胃论》。
           李氏脾胃学说的成就,不是偶然的,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①李氏生于金元时代,连年战争,人民长期处于饥饱失常、忧思、劳役等水深火热之中,其所生之疾病与和平年代不同。李氏认为饥饱失常、忧思、劳役均致脾胃受伤,于是有脾胃受伤诸病由生的病因论的创立。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宋代儒家在哲学上有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学术争鸣,到金元时代引发医学学术的争鸣。这是李东垣敢于创立新学说的文化背景。李氏能创立众多名方则是受张元素“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的创新思想的影响。
           根据上述,可否说李氏科研之所以成功,有如下之特点:①继承《内经》、《难经》及《伤寒论》的系统理论;②接受张元素脏腑辨证论治及创新思想;③从实践中掌握当时疾病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创立新学说。
           李氏的一生是医疗实践的一生,也是研究脾胃学说的一生。李氏成功的研究,并非采用现代实验研究的方法,而是中医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即:继承前人的理论——进行临床实践——总结提高——创立新论。临床实践是传统研究的最重要一环,在继承前人理论的指导下诊察病人、治疗病人,给病人以治疗信息,进而收集病人接受治疗后反馈的信息,如是循环往复,总结提高上升为理论,以修改、补充前人的论述。
           能否说李东垣的科研方法,符合今天所讲的“信息论”的研究方法?如果说传统的科研方法,是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我们就会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中医的传统科研方法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果的原因。传统的科研方法,与DME、医学统计学等方法相结合,再加上无创伤的检测方法,如我校脾胃研究所创用唾液淀粉酶活性试验、木糖吸收试验及胃肠电等,尽量从人体上进行科学实验,走自己的路。当然,我不反对动物实验,但动物实验不应成为科研的唯一标尺,不能事事要老鼠点头,才得到承认。人和其他动物差别是巨大的,特别是七情发病的动物模型,造模几乎是不可能的。又如艾滋病毒存在于猴子体内已久,但是在同等病毒的承载下,人体会发病,而猴子却无事。
           发扬李东垣的科研精神,与新科技相结合,在中医现代科学研究上,走自己的道路,我们就会在医学科学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头。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