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白毛夏枯草。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白毛夏枯草,主要介绍“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清热解毒药-白毛夏枯草”">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文章导读: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白毛夏枯草 |
为唇形科植物筋骨草 Ajuga decumbens Thunb. 的全草。亦名雪里青(《本草纲目拾遗》)、金疮小草(《本草拾遗》)。味苦、甘,性寒。入肺、肝、心经。功能: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凉血、消肿。主治:气管炎、吐血、衄血、赤痢、淋病、咽喉肿痛、疔疮、痈肿、跌打损伤。内服:煎汤,9~15g(鲜品 60~90g);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全草含生物碱、皂甙、黄酮甙、鞣质、有机酸、甾体化合物、酚性物质、还原糖等。甾体化合物中,主要为苋甾酮(Cyasterone)、蜕皮甾酮(Ecdysterone)、筋骨草甾酮C(Ajugasterone C)。此外,尚含抗激素作用的筋骨草内酯(Ajugalactone)。根内含筋骨草糖(Kiransin)。
药理作用:1. 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白毛夏枯草的各种提取物(如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总酸酚、及皂甙等),口服给药对氨水喷雾法引咳的小鼠均有一定止咳作用。黄酮甙止咳作用较好,2.5mg/只腹腔注射的止咳作用与可待因0.4mg/只相似。止咳的机制为直接抑制咳嗽中枢。
本品的酸性乙醇提取物(黄酮甙、总酸酚、总生物碱等),口服给药对小鼠有一定的祛痰作用(酚红法),皂甙的祛痰作用不显著。祛痰作用的机制是:刺激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细胞使分泌增加;黄酮有一定程度溶解黏多糖作用,能使病人痰内酸性黏多糖纤维解聚;黄酮有明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提示其能降低发炎的气管黏膜血管的渗透性,从而减少渗出而起到消炎祛痰作用。
用组胺和乙酰胆碱混合喷雾法证明,本品的黄酮甙、总生物碱给豚鼠腹腔注射时,均有一定的平喘作用。其中以黄酮甙的平喘作用较强,作用强度约为氨茶碱的二分之一。平喘的机制是直接作用于气管平滑肌,使气管舒张。
2. 抑菌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本品煎剂、醇-乙醚提取液和黄酮均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较明显。其中以铅盐去除提取液中杂质后的酸醚提取液之抑菌作用最强。
3. 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本品酸性乙醇提取物和所含黄酮可使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并有较强的体内抗感染作用。
4. 其他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本品所含黄酮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和中枢安定作用。亦可使心脏收缩加强,心率略有减慢。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慢性气管炎 新鲜白毛夏枯草(全草)60g(干品30g ),水煎至60~100ml,加糖适量,分2~3次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观察577例,近期控制30例,显效103例,好转339例。个别病人于服药后1~2天有轻度头昏、胃部不适、恶心、胃纳不佳,对症处理后,症状均能消失,并不影响继续服药。余无不良反应。〔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第 1 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752〕
2. 治疗呼吸道炎症 白毛夏枯草制成200%注射液,肌肉注射,2 次/日。4岁以下2ml/次,4岁以上4ml/次。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咽炎等118例,结果治愈53例,好转38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 77.12%。有效病例平均2.1天体温降至正常,平均住院时间7天。〔杭州医药 1972;(2):29〕
方剂选用:
1. 治疗危笃肺痈痿症:雪里青捣汁服,如吐尤妙。(《本草纲目拾遗》)
2. 治疗齿痛:雪里青捣汁,敷痛处,再用酒和服少许。(《本草纲目拾遗》)
3. 治疗肺痨:金疮小草全草二至三钱。晒干研末服,每日三次。(《湖南药物志》)
【注意事项】
毒副作用:酸性酒精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和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54~288g(生药)/kg、39.9~42.0g(生药)/kg。
临床应用本品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见到胃肠不适,口干,但不影响继续服药。
【医家论药】
“主金疮止血,长肌,断鼻中衄血。”(《本草拾遗》)
“退火散血,消肿毒。跌打损伤,泡酒服。”(《分类草药性》)
“养筋,和血,散寒,酒煎服。”“捣敷疮毒。”(《植物名实图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