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土茯苓。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土茯苓,主要介绍“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清热解毒药-土茯苓”">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文章导读: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土茯苓 |
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 的根茎。亦名土萆薢(《本草会编》)。味甘、淡,性平。入肝、胃经。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内服:煎汤,15~60g。外用: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根茎含皂甙、鞣质、树脂等。同属植物 Smilax pseudo-china 的根含生物碱、挥发油、己糖、鞣质、植物甾醇及亚油酸、油酸等。日本产土茯苓 Smilax china SLinn. 的根、茎、叶中均含有廿八烷醛(Octacosanal)及 C24、C26、C28、C30伯醇(Primary alcohol)。茎、叶含有 16-卅一烷酮(16-Hentriacontanone)。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头痛 土茯苓30~60g,最大剂量120g。再根据不同证型加用相应药物。治疗顽固性头痛45例,显效17例,好转27例,总有效率97.8%。用药时间最短7天,最长3个月。〔河北中医 1988;10(6):4〕
2. 治疗膝关节积液 以身痛逐淤汤为基础方,加大土茯苓用量,轻则30g,重则达120~240g。一般病情轻者20剂即可见效,重者100剂收功。〔江苏中医杂志 1986;7(9):21〕
3. 治疗急性菌痢 土茯苓(鲜)、车前草(鲜)各90g,穿心莲30g 。加水1 500ml,煎至1 000ml。每服40ml,每日3~4次。治疗67例,全部治愈。平均治愈天数为3.8天。〔新医学 1972;(7):14〕
4.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土茯苓60g,甘草9g,每日1剂,2次煎服。病重体质较好者,土茯苓可加至150g,酌加黄芩、防己、茵陈、泽泻。治疗80 例,一般服用2~3剂,重者4~5剂痊愈。〔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1971:91〕
5. 治疗梅毒a.土茯苓60~240g(必要时可加至250g 以上),苍耳子、白鲜皮各15g,甘草3~10g,水煎,日1剂,3次服,20天为1疗程。治疗梅毒400例,其中隐性301例。通过3次血清检验,转阴者357例,进步者26例,无效者17例,总有效率为95.75%。〔福建中医药 1960;(3):19〕
b. 土茯苓45~60g,双花15~21g,生甘草 7.5~10g,文火煎煮3次,混合浓缩药液100ml,每日1剂,分2次服,2个月为1疗程。治疗8例(梅毒)晚期麻痹性痴呆患者,精神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脑脊液、康华反应全部转阴。〔浙江医学 1961;(2):67〕
6. 治疗丹毒 土茯苓、野菊花各30g,冷水浸泡片刻,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治疗15例,服药3~6剂全部治愈。〔江苏中医杂志 1980;(3):
41〕
7. 治疗银屑病 土茯苓60g,研粗末包煎,每日1剂,2次分服,15剂为1疗程。一般用药2个疗程,皮疹减少,鳞屑变薄;3~4个疗程皮疹开始消退。治疗50例,痊愈25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黑龙江中医药 1988;(3):24〕
8. 治疗淋病 土茯苓25g,双花、板蓝根、车前子各20g,黄柏、木通、扁蓄、泽泻、甘草各15g,水煎服,每剂服3次,每日2次,12~18剂为1疗程。
治疗72例,痊愈54例,有效13例,无效5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1;5(4):24〕
9. 治疗慢性盆腔炎 土茯苓30g,鸡血藤、忍冬藤、薏苡仁各20g,丹参15g,车前草、益母草各10g,甘草6g。每日1剂,复煎,分2次服。随证加减。
另用药渣加白酒炒热外敷患处腹部相应部位,或用穿石破、细辛、桃仁、皂角刺、三棱、莪术等药研粗末用水拌湿后装入袋内隔水蒸30分钟,取出敷患处,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月经第5天开始,敷10天停药,连敷3个月。治疗94例,治愈68例,好转 15例,无效 11例(其中 5例为结核性盆腔炎)。疗程最短7天,最长4个月。〔广西中医药 1991;14(2):52〕
10. 治疗小儿先天性梅毒性口炎 病儿母每日服土茯苓9g,病儿每日服土茯苓6g,水煎分3次服。治疗小儿先天性梅毒性口腔炎1例,服药第4天,小儿全身红疹全消,口腔溃烂亦大见好转,共服药八、九天完全治愈。〔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7;(8):18〕
方剂选用:
1. 治疗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钱。水煎服,白糖为饮。(《江西草药》)
2. 治疗皮炎:土茯苓二至三两。水煎,当茶饮。(《江西草药》)
3. 治疗大毒疮红肿,未成即滥:土茯苓,为细末,好醋调敷。(《滇南本草》)
配伍效用:
土茯苓配伍萆薢 两药均有淡渗利湿、利关节、祛风湿之功,但土茯苓偏于解毒;萆薢长于利尿。二者配伍,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用于治疗湿毒郁结之关节肿痛、小便混浊不利等症。
土茯苓配伍金银花 土茯苓清热解毒以除湿;金银花清热解毒以消肿。二者配伍,可增强解毒之效,用于治疗火热毒邪所致之阳性疮疡。
土茯苓配伍薏苡仁 土茯苓解毒祛湿治筋骨挛痛;薏苡仁祛风湿除痹痛。二者伍用,除湿蠲痹止痛,用于治疗湿热毒邪滞留经络、关节所致之关节疼痛等。
【注意事项】
宜忌:肝肾阴虚者慎服。
【医家论药】
“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本草纲目》)
“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本草正义》)
“病杨梅毒疮,药用轻粉,愈而复发,久则肢体拘挛,变为痈漏,延绵岁月,竟致废笃。惟锉土萆薢三两,或加皂荚、牵牛各一钱,水六碗,煎三碗,分三服,不数剂多瘥。……土萆薢甘淡而平,能去脾湿,湿去则营卫从而筋脉柔,肌肉实而拘挛痈漏愈矣。初病服之不效者,火盛而火未郁也。此药长于去湿,不能去热,病久则热衰气耗而湿郁为多故也。”(《本草会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