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中医]岐黄学者王伟任广州中医药大 | |
[中医]三部门发文:深化医教协同, | |
[中医]四川发布儿童肺炎支原体肺 | |
[名家医案]夏洪生教授治咳经验 | |
[疾病预防]男子每天三顿腌制品确诊胃 | |
[疾病预防][图文]肺部CT报告中有些“ | |
[社会][组图]女子转卖父母生前处 | |
[调查][图文]医院院长被举报涉嫌 | |
[疾病预防]西医治疗妇科疾病方法多 | |
[新知]研究发现血型与疾病的发生 | |
文章导读:国医大师干祖 望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耳鼻喉科学家,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 |
干祖望处理外科病不仅用黄连解毒汤,还用鹿角胶、炮姜、肉桂大热大温药来治疗。凭借其声析江河、势崩雷电的杀气及苦透寒极的禀性,黄连在中医用药,尤其是外科化脓性疾病用药方面,位居榜首,甚至谈到黄连就联系到外科病,谈到外科病必然牵涉到黄连。凡化脓性疾病,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白细胞总数居高难下时,只要使用得当,黄连有时比抗生素还灵验。干祖望认为:中医这门学问,绝非“一把草、一根针”那样幼稚、低级。干祖望处理外科病,经常取用阳和汤(鹿角胶、炮姜、肉桂、熟地、麻黄、白芥子、大贝母、甘草)治疗寒性脓肿的“疽”,很有把握地能把高到两万或两万以上的白细胞降到正常,而且能在1~2剂汤药(即1~2天内)获得显效。假如用一般呆板静止的概念来说,白细胞总数居高难下者,属热毒,只有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或黄连解毒汤可以将其制服;现在却取用鹿角胶、炮姜、肉桂大热大温药来“抱薪救火”,除了中医本身能明白,其他的人怕是谁也弄不懂、想不通了。
黄连是中医外科的重要常用药,但因外科中的派别不同,其用量也各异。外科三派(正宗派、全生派与心得派)中的正宗派创始人陈实功,以消、托、补三法为治法大纲,他使用消法时,黄连是首选之药。因为《外科正宗》的肿疡,以阳痈为多。全生派也“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作为治法总纲,但他所治的肿疡,则以阴疽或半阴半阳的为主,所以不一定非用黄连不可。这一首阳和汤,就突出了正宗派与全生派的水火不相溶。至于《疡科心得集》的心得派是运用传统内科治法来处理外科病,所以对黄连的依赖程度也就不及正宗派了。现在年轻中医外科医生,往往把黄连作为抗生素来使用,这已丢失了中医传统理论。
黄连还有不少伴侣药物,黄连若和它们同用,则可发挥出远胜于单味黄连的作用,这在药物学中称为药对。以黄连作轴心的药对,有两种形式。其一仅仅两味,一主一副。其二用药较多,黄连仍居君位,即使不属君位,但决不会降到佐使。其中有相须配对者,即把药性功能相类似的药物配对,以求可以明显地增强原有疗效,这两种药的性味、归经大体相同。如《伤寒论》的葛根黄芩黄连汤、李东垣的普济消毒饮之类。
有相使配对者。如清热泻火的黄连,与攻下泻热的大黄作药对。大黄能提高黄连的清热泻火的作用,黄连能加强大黄推墙倒壁的药力。如《伤寒论》的大黄黄连泻心汤之类。
有清补配对者。如人参与黄连。凡正虚邪实的病,非人参峻补阳气、急扶中土则不足以扶正;无黄连清热燥湿、速除疫毒不足以祛邪。且黄连苦降止呕,又可引人渗入其中。两者一清一补,相济相佑,朱丹溪谓之“下痢胃热噤口者,用黄连人参煎汤,终日呷之”,方有升阳益胃汤。
有相反配对者。黄连与肉桂组成交泰丸;还有一苦一酸,一泄一敛的黄连与乌梅;还有一寒一热的黄连与苏叶。
有润燥配对者。是一种辛香苦燥药与一种阴柔滋润药配合成对,如黄连与知母。黄连性燥,虽可除湿,但易伤阴。知母性润而粘,但易留邪,且有一定的滋阴润燥作用。两药相合、相使为用,就能更好地发挥其滋阴润燥作用,使清热降火作用增强,润燥兼施,扬长避短,由各走极端而位居泰和中庸。
干祖望认为,一个中医能在运用“药对”技巧夹缝中获得效益,其水平就已不是一般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老中医使用黄连、龙胆草、木通等大苦大寒之药时,首先想到它的副作用。一般内科先想到“斫伐伤脾”,外科先想到“毒邪内陷”。所以清人凌奂在他的《本草害利》中谓:“黄连之害为虚寒病大忌,凡病人血少气虚,脾胃薄弱……犯之使人危殆。”有人称黄连是消炎药,当然可以,但总不及称“清解热毒”药为妥。“炎”是病,“热”与“毒”是证,中医治“证”不治“病”。(本文摘自《干祖望医书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