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医药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广东掀医疗反腐风暴:广州深圳多院长护长被查

  • 文章导读:近期深圳检察机关在医疗系统掀起的“反腐风暴”广受社会公众关注,本报已经进行了多次报道。昨天,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向媒体通报了案件最新进展:在6月份立案侦查的16人中,5名医院正副院长、4名科室主任因涉嫌受贿罪已被检察机关决定逮捕,另外7人被依法取保候审。

     

    业内人士:

    医疗耗材成商业贿赂“新黑洞”

    南方医院护士长因为商业贿赂被检察院立案调查,很多人不解:护理工作者一向在医院处于从属的位置,为何她们手中的权力也能滋生腐败呢?

    护理人员对低值耗材有“话事权”

    对此,广州市人大代表、资深医院管理者、血液科专家陈安薇分析说,事实上,护理人员是医嘱的执行者,很多环节上,她们也是掌握“话事权”的,例如医疗耗材的选用就是其中一项。在护理工作中,每天都要使用大量的一次性耗材,包括针管、输液管、敷料等,医生一般不会过问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所以就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了行贿和受贿的空间。

    “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医院管理制度的缺失。”陈安薇说。

    高值耗材“黑洞”水更深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相比起其他高值耗材的腐败问题,护理人员所掌控的低值耗材黑洞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陈安薇指出,近年来手术中使用的耗材多是动辄上百、上千甚至上万元的“新式武器”:几千元一块的骨科钢板、几百元一个的止血钛夹、几万元一个的心脏支架……手术中到底该不该用?该用多少?目前我国根本没有相关使用准则,也没有相关主管部门对医生使用高价耗材进行监管。

    记者在采访中就碰到过不少案例。今年49岁的梁女士上月因肺癌而接受了一次肺叶切除手术。术后,梁女士收到一张3万多元的手术费用清单,上面除了几千元“手术费”和“麻醉费”之外,其余的钱几乎全花在医疗耗材上。清单上最贵的一项耗材费要数4000多元的“钛夹”,医生在手术中用了20多个,每个200多元。

    据了解,所谓钛夹是目前最先进的一种术中止血工具,用钛夹止血可以缩短病人手术时间。不过,钛夹虽然先进,其实和以前医生用线没什么不同,都是为了止血,可是两者之间的价格却有天壤之别。“一个外科手术,到底用多少个钛夹才合适,可以说全凭医生的良心。”医疗器械销售代表汪女士告诉记者,如果缝合病人的每一条血管,医生都用钛夹,那最少要几十甚至上百个;但如果医生只是大血管用钛夹,小血管用线,那么有时几个钛夹就够了。“当然了,即使病人觉得钛夹用多了,医生也可以给出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用钛夹更利于愈合,这是为病人着想"。”

    (文/记者黎蘅)

    他山之石:

    第三方机构监管医疗耗材

    事实上,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医生在手术中到底该用多少耗材也没有统一标准。不过在这些国家,病人参加了商业或者社会医疗保险,手术基本由保险公司“买单”,为了杜绝医院或医生“乱花钱”,保险公司都会雇请具备医学知识的专业人士对医院的手术成本进行监管,所以医生一般不敢乱来。

    上一页  [1] [2] [3]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