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社会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中国7成年轻人有婚前性行为 性知识多从网上获得

  • 文章导读:

      日前,一项针对南京大学生展开的性观念调查显示,近九成男生认为只要谈恋爱就可以成为性伴侣(据《金陵晚报》)。这一结果令很多人吃惊和担忧。近些年,中国社会性思想越来越开放,年轻人的性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多变化。他们是不是对性太随意了?在性认识上,他们有哪些进步和不足?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们的观点。

      受访专家:

      中国性学会理事、广东省性学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邱鸿钟

      世界华人性学家协会副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性学教授 彭晓辉

      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性治疗方向)博士 甄宏丽

      性知识主要从网上获得

      今年4月,《小康》杂志发布了2012年“中国人性健康感受”报告,在2万多名年轻参与者中,“通过网络”主动寻求性知识排在首位,其次是“自己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同时,杭州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大学生做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最感兴趣的人口知识是《新婚知识》、《怎样选择避孕套》等。

      “在一个互联网普及的信息时代,现代年轻人获取性知识的方式必然会发生转变。”邱鸿钟指出,个人的性观念和性行为,与他所获得的性知识程度相关。主动的态度、丰富的知识,有助于性行为更理性,更积极地支配自己的基本人权。需要提醒的是,网络上的性知识未必都是健康和正确的,需要仔细甄别。

      彭晓辉对此也持肯定态度。他表示,中国社会的整个文化背景在发生变化,经济迅速发展,当物质条件、生活质量达到一定水平,性方面的需要就会摆在人们面前。不夸张地说,我们正在跨越“谈性色变”的时代。但网络或自己实践所得的性知识,属于民间性学、传统性学,多是常识性、经验性的,甚至不少是以讹传讹的伪科学,经不起检验。此外,网络往往掺杂着各种动机,年轻人要学会选择。

      性话题

      公开讨论是种进步

      十几年前,在大学校园里人们还会“谈性色变”。但如今,很多学校可见安全套自动售卖机,校园论坛上性话题也十分丰富:如何避孕、自慰是否有害、男女交往技巧等,一些大学还专门开设了性学选修课,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年轻人对性话题的谈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公开。

      “性和性别是人的基本属性,谈论和研讨性都是正常的。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邱鸿钟十分认同这一现象。

      彭晓辉指出:“性问题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我从事性学研究20年,深知人类所有的性现象、性困惑、性技巧,若是出于求知需要、科学需要、改善夫妻生活等需要,都是可以探索和讨论的,关键要有坦荡、科学的态度。比如,我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课上会告诉学生,每堂课都会有性行为等科学术语。我还会带着大家跟我一起朗读性。”不过,现代人敢讨论性了,可说的未必都是正确、科学的。如果带着低俗、淫秽、伤害人的心态,尤其是公开、涉及他人隐私,那就有违道德。“艳照门”就是一个例子。拍照本是夫妻或情侣自己的事,本身没有对错。真正做坏事的,是那些公开和转载照片的人。

      性态度

      相爱就可以有性

      尽管大学严格控制学生校外租房,但在各大学周边,“日租房”、“钟点房”生意却十分红火。据新华社报道,前来消费的80%都是校园情侣。南京对近千名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近九成男生认为,只要谈恋爱就可以有性接触。有爱情就可以有性,就可以同居,是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

      对此,彭晓辉认为,人活着有两个基本目的,一个是食,一个是色。每个人都有性欲,满足这一欲望是天经地义的。好的性生活可以产生、升华感情,成为男女间的连接纽带,是增进双方身心健康的促进因素。就受访者年龄看,都是成年人,应该尊重其选择的权利,不能用道德来谴责。但很多人以为,性就是做爱,这错得太远了,是非常狭隘的认识。性不仅仅只是高潮,性问题的本质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还涉及到男女平等观念、大学生性教育等方面。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