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中医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首届国医大师的风采

  • 文章导读:

     

      中医中药皆有建树

      近日到“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家采访,90岁的老人虽然听力不太好,但很有精气神儿。采访中,颜正华很是认真。

      从中医临床到中药学科教育,颜正华都有所建树。颜正华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至今,每个周六,他都坚持在学校的一所门诊部一边出诊,一边带教学术继承人。到目前为止,颜正华先后带教了8名徒弟(学术继承人),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9人、博士研究生10人。

      1920年出生于江苏的颜正华,14岁开始学医。回忆起年少时的学医历程,颜正华说,当时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维持生计。学习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启蒙师傅是当地有名的儒医。受师傅熏陶,颜正华在学习医术的同时,还非常喜欢古代文学,酷爱书法。

      他20岁时正式悬壶。行医70年,当年的青涩少年如今已成为 “国医大师”。围绕在颜正华身上的光环也日益增多,“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接踵而至。

      面对诸多荣誉,颜正华说,要想做一个有作为的中医药工作者,必须先打好地基,广博与深化并重。广泛全面地学习基础理论和知识,进而在某个方面或者针对某个专题,深入研究。

      颜正华在上世纪60年代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已故教授凌一揆共同构建了我国《中药学》教材的理论框架,拟订了我国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现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一五’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版本的中药书也是由颜正华主审,这本书已经成为国内各大中医药院校的教科书。

      理、法、方、药是中医治病的四个重要环节。如果一个医生,精通医理,熟悉治则,能正确辨证立法,而对中医药药性理论和常用中药的各个方面不熟悉,就不是一个好医生。

      颜正华对如何研究好中药学,促进中药学学科发展体会非常深刻。中药学经过2000余年发展,已形成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大学科。这个学科除主含临床中药学外,还涉及中医基础与临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生物学等,单靠某一个学科很难将其研究深入进去。

      颜正华说,自古以来,人们研究中药的性能,基本是用宏观手法。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单纯应用这种宏观的方法并不能完全揭示药效真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是深入研究中药的必由之路。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品种考证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及中药化学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