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中医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首届国医大师的风采

  • 文章导读:

     

      《金匮要略》的探索者

      他是中医临床专家,对医圣张仲景的学说有着精深的造诣,被日本学者誉为当今研究《金匮要略》的第一人。他也是中医教育家,曾任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院长,是该校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然而,当记者见到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时,儒雅、淡定、和蔼的笑容仍然掩饰不住这位年长者迅捷的思维。

      如今的何任,还坚持每周在浙江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定期坐诊。用何老先生的话说:“只有让更多的普通人看得起病、看得上病,才能真正实现医者的价值,而这也是何家与医学技术一起,几代流传的家风。”

      1921年,何任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中医世家家庭,父亲何公旦是当年杭州一带的名医。在父亲的熏陶下,何任自幼便能够熟背《汤头歌赋》、《药性赋》、《本草备要》等中医入门的书籍。16岁时,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并先后跟随徐小圃、秦伯未、章次公等当时国内有名的中医专家临诊抄方。采访中,何任谦称自己跟当前业内公认的中医人才培养方式一样,既随师抄过方,也在学校接受过现代化的系统教育,应该算得上是纯正的中医。

      《金匮要略》是中医四大经典书籍之一,文简辞奥。建国初期,国内当时鲜有这方面研究的专家。于是,何任开始以《金匮要略》为研究重点,综合历代著名医家的评注,走上了对该书的探索之旅。

      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厚的临证经验,让何任逐步对中医的各家学说和医学典籍有了自己的见解。1958年,何任编辑的《金匮要略通俗讲话》出版。该书以白话形式对《金匮要略》全文进行了全面译释,极大地方便了该书的初学者。接着,何任又出版了《金匮要略归纳表》,第一次以图表的形式阐述了《金匮要略》的学术体系。20余年前,受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何任主编了《金匮要略校注》一书。1991年该书出版后,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成为现代校注《金匮要略》的最权威版本。

      早在1947年,何任就在杭州创办了中国医学函授社,向全国招收中医函授学员,并亲自编写教材,上课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先后担任杭州市中医协会主席、浙江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并一直投身中医教育一线。同时,何任还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的创始人,“创刊以来,我每期都会在该报上发表文章。30余年,从不间断。”何任说,只有有了学术辩论的平台,中医才能够在不断扬弃中发展。

      回顾行医70载的历程,小到看病救人、人才培养,大到学术争鸣、中医发展,无不留下何任的足迹。1984年,何任联合李克光、丁光迪、张灿玾、欧阳琦、徐国仟、李今庸、沈炎南、凌耀星、路志正、史常永等当时全国10位著名的中医专家,上书国务院,力陈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制度缺陷,恳请中央建立独立的中医药管理系统,即后来成立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年来,面对有人提出“取消中医”的观点,何任又公开发表署名文章《抚今忆昔说中医》,主动站出来辩论,维护中医原本应有的地位。

      而今,闲暇之时,何任还喜欢书法和印章。他说,一方面,这是兴趣使然,另一方面,也能在忘我的投入中,洗去身心的污垢。何任表示,再高明的医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才能让中医药发展焕发新的活力,而人才的培养除了专业的技术,还要有职业精神的培养。此时,书法和印章也许是医者修心养性的不错选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