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饮;邪伤气阴证, 治以益气养阴, 清热解毒, 方用生脉散合五味消毒饮;气阴两虚证, 治以益气养阴, 活血通络, 方用生脉散合芪丹护心饮;心阳亏虚证, 治以温补心阳, 方用桂枝甘草汤合芪丹护心饮。,国医大师刘祖贻辨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国医大师刘祖贻辨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介绍“国医大师,刘祖贻,辨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儿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国医大师刘祖贻辨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 文章导读:国医大师刘祖贻认为小儿病 毒性心肌炎的病机为邪毒伤正, 由实渐虚。气阴两虚是病理基础, 发病的动态过程为正邪交争, 迁延难愈的根本原因是正损难复。论治重在虚实兼顾, 以平为期:热毒淫心证, 治以清热透表、益心安神, 方用银翘散合丹 参饮;湿热侵心证, 治以清热化湿, 解毒透表, 方用葛 根黄 芩黄 连 汤合丹参饮;邪伤气阴证, 治以益气养阴, 清热解毒, 方用生脉散合五味消毒饮;气阴两虚证, 治以益气养阴, 活血通络, 方用生脉散合芪丹护心饮;心阳亏虚证, 治以温补心阳, 方用桂枝甘草汤合芪丹护心饮。

    2.3 邪伤气阴证

    多见于邪毒渐解, 气阴受损, 虚实各半者。症见胸部憋闷, 心悸气短, 多汗, 咽干口苦, 大便干, 舌质红、苔少, 脉细数或结代。治以益气养阴, 清热解毒。方用生脉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药用麦冬五味子、西洋参、金银花、蒲公英、丹参郁金、降香。若气虚明显者, 加党参黄芪;胸部憋闷明显者, 加旋覆花、紫苏梗;胸痛者, 加红花川芎;大便干者, 加玄参、火麻仁;心悸不宁者, 加灵芝、酸枣仁;脉细数或结代者, 加炙甘草

    2.4 气阴两虚证

    多见于疾病晚期, 邪毒已去, 气阴受损, 新的病理产物瘀痰衍生, 痹阻心络者, 为三分邪、七分虚证。症见心悸气短, 头晕, 胸闷, 全身乏力, 少寐多梦, 多汗, 口干, 劳则加重,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细数无力或结代。治以益气养阴, 宁心安神。治以益气养阴, 活血通络。方用生脉散合芪丹护心饮加减。药用:黄芪、生晒参、葛根丹参郁金、降香、麦冬五味子山楂。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者, 加桂枝、葶苈子、附子;心悸、心律失常者, 加龙骨牡蛎苦参、北五加皮。

    2.5 心阳亏虚证

    多见于疾病晚期, 邪毒已去, 气阴受损, 新的病理产物瘀痰衍生, 痹阻心络者, 为三分邪、七分虚证。症见胸闷气短, 心悸不安, 面色白光白, 形寒肢冷, 或见下肢浮肿, 舌质淡胖, 脉沉弱无力或沉细迟。治以温补心阳。方用桂枝甘草汤合芪丹护心饮加减。药用:桂枝黄芪丹参郁金、降香、山楂甘草。形寒肢冷明显者, 加红参、附子;面色晦暗者, 加红花三七;胸痛较剧者, 加细辛、鹿角片、川椒;汗出不止者, 加山茱萸、龙骨牡蛎。若心阳虚损、心神浮越而见烦躁不安, 心悸怔忡, 自汗, 或不寐, 舌淡苔白, 脉虚数者, 则宜温通心阳, 潜镇安神, 方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若气短者, 加人参、柏子仁、五味子;肢冷、头汗出者, 加人参附子五味子

    3 治验举隅

    3.1 邪伤气阴案

    患者罗某, 男, 3岁半, 长沙市人。因心悸反复2个月而于1992年10月16日初诊。患者在2个月前因感冒后心悸而在某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 经各种检查发现心脏扩大、室上性心动过速、ST-T改变, 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现因心悸而不愿活动, 口干, 纳可, 大小便可, 咽红, 舌质偏红, 苔黄, 脉细数。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医诊断:心瘅, 邪伤气阴证。治拟清热解毒, 益气养阴, 养心安神。药用:板蓝根10 g, 蒲公英10 g, 黄芪15 g, 太子参15 g, 麦冬8 g, 五味子8 g, 酸枣仁10 g, 首乌藤10 g, 丹参10 g, 珍珠母 (布包先煎) 15 g, 山楂10 g, 甘草3 g。7剂。10月30日复诊, 心悸已不明显, 活动自如, 口不干, 咽不红, 舌质偏红, 苔薄, 脉细。仍用上方去蒲公英, 加麦芽10 g, 续服7剂以善后。

    按:心为人身之所主, 心藏神, 心之所养者血, 心血虚则神气失守, 而生惊悸, 故《小儿药证直诀》云:“心主惊……虚则卧而悸动不安”, 此案患儿心悸而不愿活动, 口干, 咽红, 舌质偏红, 脉细数, 为邪毒淫心, 损伤气阴之故;舌苔黄, 为温热邪毒羁留之征。故用板蓝根、蒲公英清热解毒;黄芪、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丹参益气养阴, 酸枣仁、首乌藤、珍珠母、山楂养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清热毒则淫邪能去, 无由损心;益气阴则心神得养, 悸动能平, 药证相符, 故获显效。

    3.2 阳虚阻络案

    患者刘某, 男, 10岁, 某医学院家属。因心动过缓5年而于1989年6月2日初诊。患者在5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心动过缓, 在某医学院附属一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并窦性心动过缓, 服阿托品后心率可达60次/min以上, 但停药则低于55次/min。现时有头晕眼花, 纳食可, 大小便可, 舌质淡暗, 苔薄, 脉细迟。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窦性心动过缓。中医诊断:心瘅, 阳虚阻络证。治拟温阳益气, 活血通络。方用桂枝甘草汤合芪丹护心饮加减, 药用:桂枝7 g, 甘草7 g, 黄芪30 g, 党参15 g, 丹参10 g, 附子 (制, 先煎) 5 g, 人参叶5 g, 麦冬10 g, 五味子7 g, 石菖蒲7 g, 7剂。7月14日复诊, 服药时心率达60次/min以上, 但停药后心率又减慢, 白天56次/min左右, 夜间46次/min左右, 无明显不适, 舌质淡, 苔薄, 脉细迟。仍守前法, 用上方去党参丹参, 加当归10 g, 仙鹤草、龙眼肉各15 g, 续服7剂。8月11日三诊, 心率已在64次/min左右, 稍有口干, 无其他不适, 用复诊方去石菖蒲当归, 加党参10 g, 生地黄12 g, 续服7剂以善后。

    按:此例患儿病程长达5年, 病久心阳受损, 阳气虚弱, 鼓动无力, 故心动过缓;头目失荣, 故头晕眼花;心阳虚弱则胸阳不振, 心脉阻滞, 故脉细而迟;舌质淡暗, 苔薄, 皆阳虚络阻之征。故用桂枝甘草辛甘化阳, 党参附子扶元气而能振奋心阳;黄芪人参叶甘温益气, 麦冬五味子养心阴而可阴中求阳;丹参活血通络, 石菖蒲通心窍又兼祛痰化浊。诸药相合, 共奏温阳益气, 活血通络之功, 阳气足, 胸阳振, 则推动有力而心动过缓能治;瘀痰化, 心脉通, 故经络调畅而心悸舌暗可疗。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