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又称过敏性血管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严重时还可导致内脏损害而造成多系统病变。奚九一教授现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脉管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从医5O余载,对治疗本病有独到经验。他提出了“因邪致瘀,祛邪为先”的新观点,在治疗上采取缓急3期分治的原则,即急性活动期治以祛邪法,好转缓解期治以活血生新法,恢复稳定期治以扶正康复法。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兹将其辨证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辨证求因,因邪致瘀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属中医的“瓜藤缠”、“梅核火丹”、“湿毒流注”等范畴。奚师认为,其发病大多为风热、血热、湿热之邪入络为患,邪盛致瘀,最终导致血络受损,脉络痹阻,气血瘀滞而引发各种血管炎变症状。证属风热者多兼夹关节肿痛;血热者以紫斑、血疱为主;湿热者多表现为肢体肿胀、水疱、渗液。三邪可单独致病亦可相互兼夹为患。《灵枢》说:“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热、或寒、或痹,⋯ ⋯变化无穷,此皆邪气所生也。”说明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的发病与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邪而致瘀。奚师强调在治疗上不能单纯从血瘀的表象出发,而应穷本溯源,明辨治疗上的关键“邪”。进而总结指出了变应性血管炎“因虚招邪,因邪致瘀,因瘀致损”的病理演变规律。
2 虚实转化,分期辨证
邪盛则激发新瘀,导致病势急性进展,邪气盛则实;邪去则为旧瘀,病势亦随之进入好转、缓解状态,精气夺则虚。由于邪正相争有盛衰。致使血瘀有新旧的消长变化与病情的虚实转化。急性进展期:血管炎变症候群如紫红斑块、水疱、血疱溃烂、渗液、烧灼痛、荨麻疹等皮损呈急性进行性加重,甚至发生出血性水疱、大疱、坏死性皮炎,并伴有发热、关节痛、头痛等全身症状。证属“邪盛”为主。其致病主邪为风热毒盛,可兼夹湿热或血热为患,为邪盛新瘀发生阶段,宜辨邪的性质为主。
好转缓解期:血管炎变症候群趋向好转缓解。红斑、紫癜、丘疹、瘀斑等未见新发。水疱、血疱逐渐吸收,渗液减少,溃疡、坏死局限稳定。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此期为邪退生新、正虚瘀留阶段。宜辨瘀、虚、邪的性质为主。
恢复稳定期:血管炎变症候群大部消退仅遗留瘀斑、结节、溃疡,经久不愈,并伴形体消瘦、四肢乏力等全身症状。本期为邪去正虚,旧瘀未净阶段,宜辨虚与瘀的性质为主。
3 审因论治,祛邪为先
急性期以祛邪为先,邪不去则瘀不止,而损愈甚,符合中医学“急则治标”的原则。风热重者,宜祛风清脉,药选青风藤、徐长卿、青蒿、金雀根、僵蚕、蝉蜕等;热毒重者,奚师喜用清热解毒,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如白英、白花蛇舌草、藤梨根、蛇莓等,以抑制变态反应;血热蕴毒所致者,宜凉血清络法。奚师常重用凉血解毒类药物为主,如生石膏(用量50~1OOg)、水牛角片(3O~60g)、生地黄、赤芍、牡丹皮、槐花、紫草等。对生石膏的运用时,他认为清血热必须先清气分热,故常用大量生石膏,使热从气分解。《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奚师常用咸寒的水牛角片凉血、清热、散瘀。另外,大剂量的生甘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且实验表明,其有类似激素样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湿热盛者,宜清热利湿解毒法。药选茵陈、胡黄连、垂盆草、黄柏、苍术、薏苡仁、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等。对急性期所表现的虚证及瘀证,一般情况下,初虚不必骤补,此期活血化瘀更应慎用,否则会加重病情。奚师指出,邪盛病进生新瘀,新瘀宜凉、宜化,以制新瘀之发展,药味不必过多。药物多选偏凉性的活血药如水牛角片、赤芍、牡丹皮、毛冬青、丹参等择宜而用。奚师认为,急性期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祛邪务尽,以遏其病势,尽快控制病情,减少皮损。奚师对外治法亦十分重视。外治法在本病急性期的合理应用,对疾病的转归有着重要作用。方选703粉与云南白药酒精调糊外涂,疮周红肿感染者围敷将军散(大黄、玄明粉等)以清热散瘀,消肿止痛。能有效减轻血管炎变所致的组织损害,使坏死局限,促其干敛。
好转缓解期大多为正虚瘀留,余邪未清,治疗以化瘀与扶正为主,兼清余邪。若邪已渐去,祛邪药中病即减。不可长期使用,以免伐伤正气。此期奚师主张应用偏凉性的活血化瘀通络药,如丹参、桃仁、益母草、土鳖虫、水蛭、穿山甲等;扶正以补阴药为主,耗伤气阴者,药选太子参、党参、石斛、玄参、生地黄、麦冬等。
恢复稳定期:多为正虚而旧瘀未净,治疗以扶正固本为主.兼以化瘀活血。奚师指出,邪退病缓仍有旧瘀,旧瘀宜温、宜补,补其化瘀之力,以助陈瘀之通消,剂量不宜过大。依据各类活血与化瘀药之药性偏差选用。药物多选偏温性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鸡血藤、红花、三棱、莪术、五灵脂、山楂、三七等。扶正药根据个体的不同虚证而补之,如气虚者选加黄芪、党参、白术、刺五加、仙鹤草等健脾益气之品。阳虚者选加淫羊藿、补骨脂、肉苁蓉、肉桂等。血虚者选加紫河车、阿胶、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及四物汤。阴虚者可选加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或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长期服用。此期可根据创面的不同情况选用外用油膏。如脓腐较多或有黑痂者则选用捞底膏(当归、生地黄、川I乌、木鳖子等)掺提毒粉外盖创面,以化腐提脓;待创面腐去新生时选用新生肌玉红膏外敷;创面干净选用疮疡膏(郁金、苍术、黄柏、泽兰等)以生肌长皮。
4 典型病例
李某,女,30岁。双小腿、足踝、足背紫红斑块破溃疼痛1 6天入院。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治疗10余天效果不显,创面有扩大之势而转求中医治疗。检查:双小腿后外侧足踝、足背等处多发紫红斑块、血疱、水疱,部分结块已破溃,体温38.9(、,多关节疼痛。舌质紫红少苔无津,脉细数。病属急性进展期,辨证为风热入络,毒盛伤阴证。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药用:白英60g,白花蛇舌草30g。蛇莓30g,玄参30g,栀子12g,黄连10g,生地黄30g,知母15g,生石膏1OOg,紫草15g,水牛角30g,青风藤30g,徐长卿l5g,日1剂.水煎服。局部应用703粉与云南白药酒精调糊外涂。连用10天后关节痛消失,体温37.5 ,血疱、水疱大部吸收萎瘪,破溃处结一黑痂,自觉疼痛明显减轻,未见新发皮损。病属好转缓解期。药用:白英30g,白花蛇舌草30g,生地黄30g,知母15g。生石膏30g,紫草1 5g,水牛角30g,仙鹤草l5g,党参1 5g,石斛10g,玄参l5g,当归10g,红花10g。服药l5g剂后,体温正常,血疱、水疱全部吸收,紫红斑块近失,轻微疼痛与压痛,破溃处干痂脱落,患者精神可、饮食二便均正常。原方减生石膏、水牛角、白花蛇舌草,加海藻20g,土鳖虫1 5g。续服1周后诸症悉除。嘱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扶正,以资巩固。随访2年未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