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朱良春认为,慢性病,气多亏虚,传变及肾,也必然耗损肾之阴阳,所谓“穷必及肾”、“久必及肾”。因此,许多慢性病在治疗上,都与肾阴阳亏损有关,而培补肾之阴阳,往往能起到比较显著的作用。
在临床上会遇到不少劳倦内伤之症,从辨证上说有阴虚的一面,如专事滋阴补肾,则恢复甚慢;倘以培补肾阳为主,佐以滋肾,则阳生阴长,奏效殊速。
肾中真阳是生命原动力
中医所称的慢性杂病包括多种病程较长、体质偏虚的疾患。这些疾病在辨证论治上虽涉及脏腑较多,但在久治不愈、缠绵难愈的情况下,有不少患者每多出现肾阳虚衰的征象,经采用“培补肾阳”法后往往取得显著的效果。
朱良春认为“肾中真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身生化之源,命门真火的盛衰,对机体发病、治愈及生殖、发育、成长、衰老等过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命门学说”在中医体系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命门之名,始见于《内经》:“命门者,目也”,与后世所说之命门,不是同一个概念。其学说始于《难经》,而完善于明代,《难经·三十六难》谓:“命门者,谓精水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基本上指出命门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迨至明代,名医辈出,对命门学说大加阐发,如赵养葵认为命门是“人身真宰”;张景岳以斯“为元阳、元阴所自出”;孙一奎指为“造化之枢纽”,都以命门作为十二经之经主,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清陈士铎《石室秘录》更具体指出:“命门者,先天之火也,心得命门而神有主,始可应物;肝得命门而谋虑;胆得命门而决断;胃得命门而能受纳;脾得命门而能转输;肺得命门而治节;大肠得命门而传导;小肠得命门而布化;肾得命门而作强;三焦得命门而决渎;膀胱得命门而收藏;无不借命门之火以温养之。”
由此可以看出命门的真阳,是人体一切机能活动的动力,五脏六腑的功能得以正常运转,都有赖于命门真阳的温养。倘若命门火衰,真阳不振,不仅将出现一系列阳虚症状,而且还会影响整体病变。因此,“肾中真阳”是人身生化之源,机体生命的根本动力,对生命和健康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研究初步表明:它与现代医学的肾上腺、性腺、肾脏和其他一些内分泌器官的功能有关。对于肾阳虚的病人,采用培补肾阳的药物,不仅有调整肾上腺皮质代谢的作用,同时也有调整能量代谢的作用,从而说明它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不是抽象的假设,中西医学理论是有其内在联系的。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用分子生物学来研究中医的阴阳,对它又有了进一步的阐明。通过大量实验证明:阳虚者cGMP多显著升高,而阴虚者则cAMP普遍升高,从而使肾阴虚、肾阳虚更有了客观指标。
但同时更应强调,人之所以生,生命之所以能持续,健康之所以得以维护,实质上基源于水火之相济,阴阳之合和。倘若真阳没有真阴,就失去了物质基础,真阴没有真阳,就消亡了一切动力。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互根”乃是生命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脏腑百骸的生化之源,正是由于肾脏中的真阴(水)、真阳(火)矛盾运动而产生的。这二种力量,只有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地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健康才能维护。倘若某一方面出现了偏盛、偏衰的现象,疾病就会立即发生,甚至某一方面遭到完全破坏,生命也就随之终结。
因此,在重视“肾中真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肾中真阴”的另一方面,这是辨证的统一,也才符合于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