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中医中药对其它肺外结核的治疗研究

  • 文章导读:

    (七)[各家经验荟萃]

    张秀兰报道:用狼毒、大枣(洗净)各1000克,加水300毫升,加盖,烧开后用文火熏蒸4小时,弃狼毒,取大枣备用。大枣5枚/日3次口服,无不良反应,改用10枚/日3次口服,直至感到轻微头晕止,原量维持,头晕消失,再增3—4枚,服至痊愈。脓肿切开或窦道形成,外用祛腐生肌膏(儿茶30克,乳香、没药各20克,血竭15克,冰片10克,轻粉6克,珍珠5克,麝香0.5克,香油1000克,白腊70克,熬膏),日1次。30日为1疗程。本组46例,治疗1—6个月,结果:痊愈44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1994;(3):32]
    齐现涛报道:骨痨复元汤治疗骨关节结核200 例。本方含当归生地、,丹皮、女贞、骨碎补枸杞各12克,黄芪熟地、龟版、川断各15克,金银花30克,土鳖虫10克。阴虚潮热加黄柏鳖甲柴胡;脓肿形成加白芷白芥子麻黄;瘘管久不愈合、气血双亏加阿胶,、首乌党参白术;病变关节疼痛重加乳香、没药,或三七。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儿童量酌减。病灶范围大、破坏重、发展快配合用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脓肿表浅,范围较大,可穿刺抽脓,抽后注入链霉素1克,加压包扎,或切开排脓引流;瘘管外生腐肉用1:2红升丹、白降丹细末加等量,熟石膏拌匀,外撒;瘘管引流不畅,用红升丹、冰片、制乳香、没药、熟石膏,制成药捻,或将药粉撒在凡士林引流条上,插上瘘管;脓液排净,病灶稳定改用生肌玉红膏,结果治愈128例,好转6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4%。[山东中医杂志 1992;11(6):20]

    周化熙报道:治疗骨结核骨髓炎,药用马前子、煅自然铜、地龙当归、生草乌各50克,乳香75克,没药、干姜茯苓各30克,僵蚕35克,五灵脂5克。上药共为细面,5岁1克、6—10岁1.5克, 11—15岁2克、20岁以上2.5克,均日3次,温开水冲服。雷米封片剂常规用量。随症配服六味地黄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营丸。外用白降丹、二八丹、自制黑膏药(大黄黄芩白芷当归、乳香、没药、麻油、铅丹为基质炼制。)病变部位以内服、外用药相结合。部位较深的以丹钉垂直插入法,外贴黑膏药。117例平均治疗521日,痊愈112例,显效1例,未愈4 例,痊愈率占95.7%。[内蒙古中医药 1992 ;11(4) :5]

    陶慕章等报道,辩证治疗骨痨85例,分三期治疗。(1)初期:属寒痰凝聚,络道失宣。宜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用阳和汤加减,并服三味散每日9克,有肿胀者外敷克疔膏;无肿痛者用阳和解凝膏外贴。(2)中期:出现阴虚火旺症候,如冷脓疡已形成但未破溃者,仍以阳和汤加减。阴虚者用龟鳖地黄汤;若脓疡波动明显者,可穿刺吸脓。外敷克疔膏加桂麝散或丁桂散;肿如不消应切开排脓,用五五丹药线引流 并敷克疔膏。(3)后期:出现正气不足,无力化腐成脓者,宜阴阳双调、气血双补,以骨痨汤内服。外治:有死骨者,应先清除,如有瘘管狭小,用药钉扩张,待脓及腐肉减少后视脓液之厚薄而选用剥复散或九一丹药线引流,疮口凹陷不收者,用蜈蚣粉;疮口凹陷无脓液时改用八湿膏。85例中痊愈59例,好转25例,无效1例,作者强调治疗骨痨应处理好内治和外治、动和静、攻与补、收口与扩创的关系。[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1 ;(2):15]

    俞朝栋等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椎结核131例。内服骨痨汤(虎杖、瓜子金、锦鸡儿各16克,赤芍9克,徐长卿12克,紫花地丁、金银花各30 克,当归18克,皂刺15克,川牛膝甘草各6克)骨痨片(蜈蚣、天龙、地鳖虫各60克,制乳没、三七粉、红花各30克,炮甲15 克,共研细末,加辅剂压片,)或阳和化疽丸;外用含汞丹剂;配用抗痨药,结合病灶清除术等治疗>1年者111例中治愈97例(87.4%),进步9例(8.1%),无变化 5例(4.5%)有效率95.5%<1年20例,临床治愈18例,进步2 例,其中截瘫26例,进步4例,无变化2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4(1):39]

    王建平报道:土蚣丸治疗骨、淋巴结核9例。本品含地鳖虫30克,蜈蚣10条,全蝎、乳香、没药各60克,土茯苓120 克,土贝母100克,共研细末,与白面(炒半熟)300克,混匀,水丸成600粒,口服6粒/日3次。(1)结核未成脓者,用穿山甲、橘核、栝蒌仁、荔枝核、山楂核、海藻、昆布、川楝子各10克。水煎,日3次,冲服本品(下3组服法同此)(2)结核脓成未溃,配用夏枯草鱼腥草、白花蛇草各15克,蒲公英、银花各20 克,连翘10克,白芥子6克,(3)结核已溃久不敛,配用珍珠母、鳖甲牡蛎当归熟地阿胶各15克,玄参、银柴胡各10克,五味子6克黄芪30克,(4)结核敛口恢复期,配用党参山药白术、莲肉、石斛麦冬、花粉、秦艽各10克,甘草6 克,共治9例。结果:治愈6例,(2例属疮口久溃不敛者,均在4个月内愈合),有效1例,无效2例。(江苏中医杂志 1987 ;8 (2):32)

    刘克墀报道:治疗髋关节结核87例,虚寒凝聚期用麻黄白芥子各10克,赤芍15克,痰热脓毒期用黄芪30—40克,鳖甲20克,百部、黄柏各10克,溃破流脓期用黄芪30—40克,白术15克,红参、巴戟天各10克,鹿角胶20 克(烊化)。均日1剂水煎,兑服夏枯草流浸膏(夏枯草1000克,加水头煎600毫升,久煎2次,合并药液,加热浓缩,再加白芨末和蜜糖各250克,熬成流浸膏,候冷,用瓷缸收藏),10—15克/次口服,3型均外用木鞭芙蓉膏(木芙蓉根皮晒干,研末,加麻油适量调成软膏)分别加冰片少许;红升丹1.5—2 克,血余炭、百草霜、鸡内金炭各5克,敷于患部,纱布包扎,隔日换药1次,结果:临床痊愈58例,好转26例, 无效3例,总有效率96.6% [浙江中医杂志 1994 ;29 (4) :164]


    赵凤莲用去痨散外用治疗骨结核95例(中医函授通讯 1993 <6> 19)药用麝香5克 冰片3克 赤石脂6克 红花10克 乳香10克 没药10克共为细末,调匀,每次将药粉撒于患处用药布包扎,早晚各1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骨结核95例,结果痊愈72例,显效15例,好转8例。
    高志海用骨结核丸治疗骨与关节结核7623例。药用熟地当归 鹿角胶 人参 白术 山药 甘草 百部 肉桂龙骨 丹参 麦芽等,结果治愈6616例,显效791例,有效144例。

    曹殿明等用骨疽胶囊治疗骨与关节结核50例(中成药研究1988 (4)20)药用人参 黄芪 当归 红花 蒲公英 鹿角胶 穿山甲 补骨脂等制成胶囊,每日2次,每次2—5粒,90—120天为一疗程,治愈17例,好转29例,总有效率92%。
    刘文渊用中九丸治疗骨结核38例(中医杂志 1958 (5) 321)药用1、灵药3克 金丹3克 银翠1.2克 锅烈6克 2、锅烈18克 金丹9克 石膏12克 灵药9克 蟾酥6克 熊胆9克 珍珠9克 银翠12克 麝香3克,用枣泥500克合药与枣泥混匀,丸如绿豆大,日服2—10丸,服至毒尽,服药期间忌食萝卜,豆浆疔疮及纯阳火证切不可服,血虚阴虚火旺者慎用。治骨结核38例中,痊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3例,无效1例。
    杨德昌用自炼白降丹治骨结核10例,(江西中医药 1981 (3) 21)药用朱砂 雄黄各6克 水银30克 硼砂15克 火砂 食盐 白矾 皂矾各45克 如法炮制,制成药条插入脓腔或窦道,治疗10例骨结核溃破患者,结果痊愈7例,无效3例。
    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用结核散治疗骨与关节结核32例,(中医杂志 1958 (11) 726)药用蜈蚣 全虫 庶虫共为细末,按比例混入鸡蛋,内搅匀蒸熟,即可服用。每日二次,每次10克,结果治愈26人,接近治愈1人,大部好转4人,好转1人,总治愈率81.3%,有效率100%。
    谢景龙等用结核灵插管冲洗治疗骨关节结核性窦道81例,(中国医药学报 1991 6(2 ) 36) 药用连翘 二花 蒲公英各250克 黄柏300克 川贝20克 蜈蚣10条制成2500毫升液体冲洗结核窦道,同时配合内服中药,结果治愈80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