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中医中药对其它肺外结核的治疗研究

  • 文章导读:

    (三)鉴别诊断

    (1) 核:(淋巴结炎)可由头面、口腔等部疮疖或破损引起,一般多为单个结块肿大,起发迅速,压之疼痛,很少化脓。
    (2)失荣:口腔、鼻咽、喉部的恶性肿瘤,可转移至颈部。多见于中、老年,初起肿起即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固定不动,常伴有头痛、鼻血。破溃后,疮面如石榴样,血水淋漓。
    (3)恶性淋巴瘤:男性青年多见,以颈部结块肿大为多,早期肿大,结块质中等硬,各自分开,活动度大(游离),与瘰疬相似,但后期即互相粘连,肿块较瘰疬大而坚硬,带有弹性(如硬橡皮样)。此外,全身的淋巴结(腋窝、腹股沟部、纵隔等)肿大以及肝脾肿大、严重贫血,早期可有不明原因的周期性发热或不规则发热,可取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
    主证:情志不舒,胸中郁闷,善太息或烦躁易怒,或思虑过度,于颈项或腋下突然发现一枚乃数枚皮下结节,皮色不红,按之不痛,推之能动,触之坚实。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则 疏肝养血、解郁化痰。
    方药 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方中当归赤芍白芍丹参养血活血;柴胡黄芩夏枯草疏肝清热;半夏、海藻、茯苓陈皮解郁化痰。本方可用于淋巴结结核初起者。

    2、肺肾阴虚
    主证: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颈项部渐生结节,经久不变,午后低热,自汗盗汗,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则 六味地黄汤加减:方中党参生地山药、山萸肉、南沙参茯苓滋补肾阴;生牡蛎、海蛤壳、象贝母化痰散结。本方用于素体阴虚或合并有肺结核等阴虚证明显者。

    3、痰热互结
    主证: 结节渐大,与皮肤粘连,或结节间相互粘连成串成团,推之少动,按之微痛,触之微热,皮色暗红,可以转化或出现波动。甚者可有较明显的红、肿、热、痛。舌质淡红,苔白或黄,脉弦滑。
    治则 清热化痰,托毒外出。
    方药 透脓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中银花、连翘、地丁清热解毒;陈皮半夏夏枯草、生牡蛎化痰软坚;黄芪、皂角刺、穿山甲托里透脓。本方适用于淋巴结结核合并化脓性感染或寒性脓肿形成者。

    4、气血两亏
    主证:病久溃破,长期不愈,脓液稀薄,肉芽水肿,皮色暗红,同时可见有面色少华,精神不振,身体倦怠,动则汗出等气虚血亏病象,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治则 补气养血,托毒生肌。
    方药 八珍汤加减: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补益气血;黄芪、野菊花夏枯草托毒化痰。本方适用于破溃型淋巴结结核。

    (五) 其它治法

    1、结节型淋巴结结核可用多种药膏外敷。各地经验不同,总的原则用温阳散结之法。如可选用冲和膏,阳和解凝膏、黑退消、紫霞膏等,若合并非特异性感染,则可用金黄膏。


    2、脓肿初成,可用千捶膏或金黄膏加雄麝散外敷,脓肿形成后应行切开排脓。新鲜泽漆500g,(干品亦可)洗净,加水100ml,煎至500ml,去渣装瓶备用。用药液反复冲洗创面,或用注射器抽吸冲冼瘘管,日1次。


    3、脓肿初溃,腐肉较多,用红纱条换药,也可用五五丹使化脓伤口愈合。已做清创手术而未能缝合的伤口,可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


    4、窦道可用天龙粉30克,冰片1—2克,煅珍珠3克磨碎,拌匀,根据窦道大小将引流条置入窦道,日换1次,或以鳖甲粉50克与凡士林制油纱条100块,外敷或填塞病灶,隔日换药1次。
    5、针刺及截根术 硬肿型在局部消毒后,用火针刺透淋巴结基底部,1日1次,软溃型针后,用猫爪草50克水煎,黄酒125克分两次同服,连服2—3剂,间隔10天继服。药后令微汗出。截根疗法方法是:俯卧,局麻下于左右膈俞,肝俞处切开长1.5寸(深达肌层为度)之口;尖刀轻轻挑下面部分肌纤维组织,局部用消毒纱布复盖并固定,1周后以同法于两侧肝俞处重复手术。可同时口服泽漆丸。


    6、火针法 此法裁于《外科正宗》,现已少用。用此法治疗,诊断必须明确。本法适用于结节型者。选用粗的针灸针或缝衣针等,在酒精灯上烧红之后,用左手固定好欲刺的淋巴结,然后准确迅速地刺入结核上,留针1分钟,每个淋巴结核首次灼3针,隔3—4天重复1次,一般治疗4—10次。


    7、拔核法 用白降丹粉与米饭捣和,捏成绿豆大扁形药饼,也可用下方做药饼;黑猫齿6克,白降丹30克,红升丹1克,黄升丹1克,轻粉1克。将药饼敷于肿核处,外盖太乙膏,每天换药1次,约10天左右可将核拔出,核拔后,用生肌玉红膏等换药,直至伤口愈合。


    8、挑治疗法 在肩胛下方,脊柱两侧寻找略高于皮肤,其色微红,按之颜色不退的结核点,用三棱针挑之出血。亦可在肩井,肺俞等穴位,消毒,局麻后,将针尖与皮肤平行,挑起皮肤,造成0.5厘米裂口,针刺入0.3厘米轻轻上提,左右摇摆,直到把纤维拉出。针向一侧转动,使纤维缠于针体上,最后将针直立捻转,使产生得气感后出针,无菌敷料包扎,每3天1次,每次1穴。


    9、针刺法 可直接针刺肿大的淋巴结,配以肝俞膈俞,每日1次,中度刺激,亦可用三棱针,选膀胱经肺俞膈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局部消毒麻醉后,直刺达肌膜,纵行划动9次,划幅1.5厘米,每日1次,每次1穴(双侧),21次为1疗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