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王敏淑主任医师运用生黄芪,在继承前人中多有发挥。现将王师运用生黄芪经验及心得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 黄芪、仙茅合用改善乏力
乏力,见于多种疾病中,在糖尿病中尤为常见。王师在治疗乏力时,常在中医辨证基础上,加生黄芪、仙茅,疗效满意。对虚寒者尤为显著。
例1:郭某某,女,55岁。糖尿病8年,现无明显烦渴多饮,唯觉乏力、善饥,时有头痛,舌淡红、苔白,脉细。辨证为脾胃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补肾。药用:生黄芪20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山药20g,仙茅10g,白芷8g,延胡索10g,丹参20g,炒白术10g,太子参10g,覆盆子12g,续断12g,炒杜仲10g,3剂。二诊:乏力明显减轻,头痛消失,效不更方,继服4剂,乏力消失。
按:乏力常见于气虚或脾气虚。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活动亦轻劲有力;若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布散无力,则四肢营养不足,可见倦怠乏力,甚或萎弱不用。仙茅味辛,性热,归肾经,能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而暖腰膝;生黄芪味甘,性热,归脾、肺经,能健脾益气补中,脾气充则肌丰有力。故脾肾同治,则周身乏力可除。
临床上多数胃脘痛患者,轻时往往不予重视及诊治,日久症状加重,影响生活、工作时才来就诊,故虚证居多,或虚实错杂。王师根据这一病机特点,治疗胃脘痛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生黄芪、白及、三七粉,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例2:刘某,男,7O岁。因胃脘痛1月,黑便1天来诊。患者10年前患胃脘痛,此后常于秋冬之季复发,一直未系统诊治。1月前受凉后复出现胃脘痛,夜间胀痛连胁,喜温喜按,伴胀满不适,背寒,烧心、反酸,恶心、嗳气,近1天大便色黑。自服“摩罗丹”疗效不明显。查:面色正常,舌暗红、苔白,脉弦。据胃脘痛日久,夜间痛,喜温按,辨证为脾胃虚寒,瘀血阻络。治以温胃散寒,化瘀止痛。药用:香附10g,高良姜6g,木香6g,白芷6g,白芍12g,生黄芪20g,白及10g,乌贼骨15g,煅瓦楞子10g,枳壳10g,厚朴10g,延胡索10g,罂粟壳4g,白豆蔻3g,半夏5g,焦三仙30g,甘草6g,三七粉2g(另装胶囊服),4剂。二诊:药后胃脘痛缓解,再服5剂后愈。
按:该患者年老久病,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统血无力,血溢肠内,随大便而下。中虚有寒,寒凝气滞,健运失司,则胃脘痛。黄芪益气通阳生肌。《珍珠囊》:“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止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长于治胃出血。三七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止血不留瘀。三药合用,益气活血,止血生肌。
例3:黄某某,男,51岁。因皮疹1月,于2003年1O月3日就诊。患者1月前因糖尿病口服美吡达1天后皮肤出现风团样皮疹,时隐时现,受热加重。先后口服息斯敏、扑尔敏,重时静脉点注氟美松、10 葡萄糖酸钙等,皮疹反复出现,持续约1月余。查:周身皮肤散在风团样皮疹,高出皮肤,瘙痒异常,面红,舌红、苔白,脉浮。辨证为气虚受风,营卫不和,兼夹血热。治宜益气祛风,凉血活血止痒。处方:生黄芪20g,防风10g,白鲜皮10g,浮萍10g,地肤子10g,蛇床子10g,蝉蜕8g,赤芍10g,牡丹皮10g,川芎10g,生地黄10g,玄参10g,当归尾10g,紫草10g,连翘10g,服7剂愈。
按:荨麻疹多属中医瘾疹范畴。体质素虚,营卫不固,加之外邪乘袭,饮食不当,是导致本病的病因病机。该患者糖尿病日久,气虚卫外不固,进食药物后,邪毒内生,逗留肌肤,发为瘾疹。治以益气托毒,发散止痒。生黄芪益气托毒外出,防风发散毒邪止痒。生黄芪、防风治表虚不固之瘾疹,一补一散,固表而不留寇,散风而又扶正。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其病机为“阳微阴弦”,治以宣痹通阳、豁痰利气之瓜蒌薤白白酒汤。王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在辨证基础上加生黄芪20g,丹参20g,意在益气通阳,活血通络,疗效显著。
例4:魏某某,女,68岁。因阵发性胸闷发憋2月,于2004年2月4日就诊。患者2月前出现胸闷发憋,平卧后加重,夜间憋醒2次,曾住院半月,症状稍减出院。刻下症见:活动后胸闷、发憋,伴喘息,喜半卧位,纳呆,大便调,舌淡暗、苔白,脉沉。既往糖尿病史8年(现口服消渴丸),阵发性房颤史4年,高血压病史20年(现口服卡托普利)。血压140/80mmHg。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浊壅盛之胸痹。治以宣痹通阳,豁痰利气。药用:黄芪20g,丹参20g,全瓜蒌15g,薤白10g,半夏6g,川芎10g,赤芍、白芍各10g,红花10g,太子参10g,麦冬12g,葛根12g,茯苓20g,五味子6g,苏木10g,三棱10g,莪术10g,泽泻12g,降香10g,3剂。二诊:药后胸闷发憋、纳呆明显减轻,效不更方,3剂。三诊:胸闷等症状消失,乏力改善,共服30剂,胸闷未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