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李恩复教授,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河北省名中医。尤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不揣浅陋,将其治疗本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辨证施治
1.1 肝胃气滞型主要临床症状:胃脘痛,常见刺痛、隐痛、胀痛,呈持续性,痞满、嗳气、纳呆、口苦、胃脘灼热、恶心、便溏。舌质多暗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多见弦滑、弦细、沉细等。治疗原则:和胃降逆,疏肝健脾,通络止痛。李教授常用胃病I号方治疗,处方:茵陈、茯苓各12g,泽泻、瓜蒌、郁金、川I芎、鸡内金、地榆、当归各9g,白术、黄连各6g, 白芍30g, 麦冬20g。每天1剂,水煎服, 每服200mL,每天2次;加摩罗丹,每次2丸,每天3次,口服。李教授喜用茵陈、郁金疏肝解郁,兼清湿浊之邪,常用白术、茯苓、泽泻健脾渗湿,用瓜蒌宽胸散结,用白芍、麦冬滋养胃阴,用川芎养血和血、通络,共奏和胃降逆、疏肝健脾、通络止痛之效。
1.2 胃热炽盛型主要临床症状:胃痛急迫或痞满胀痛,嘈杂、吞酸、心烦、嗳气、口苦。舌红、苔黄或腻,脉数。治疗原则:清热和胃、疏肝通络。常用胃病Ⅲ号方治疗。处方:黄连、栀子各6g,黄芩、黄柏、厚朴、白芷、川芎、当归各9g,生地黄、虎杖、玄参、地榆各12g,白芍15g。方用黄连、黄芩、黄柏清热燥湿;川I芎、当归、白芷通络止痛;生地黄、玄参、白芍清热凉血,滋养胃阴。
1.3 瘀阻胃络型主要临床症状:胃痛较剧,痛如针刺,或如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大便色黑,舌紫暗,脉涩。治疗原则:活络止血止痛。自拟胃病Ⅳ号方治疗。处方:川I芎、当归、乌梅炭、石菖蒲、蒲黄各9g,延胡索、侧柏叶、百合、茯苓各12g,仙鹤草30g,紫苏叶6g。方中川I芎、当归、延胡索等活血通络止痛,用侧柏叶、仙鹤草、乌梅炭止血,同时用石菖蒲、百合、茯苓安神定志。
2 审因论治
2.1 治噫巧用石菖蒲噫主于心,火土之郁。噫即嗳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李教授辨噫气之病机,宗问·宣明五气篇》“五气所病”之“心为噫”说,因心胃经络相通,火土之郁致胃失和降,噫气频作。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本品不但具有芳香开窍,宁心安神之功,且兼有化湿、豁痰、辟秽之效,长期服用,可收良效。
2.2 治胃不忘通便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阴不足,通降无力,常伴有大便秘结,糟粕不得下行,反致浊气上逆,而见脘腹痞满,疼痛。李教授常用瓜蒌通便。瓜蒌功能利气宽胸、滑肠通便,大便得通,胃胀痛亦迅速减轻。
2.3 和胃不忘利咽 临床发现,很多胃炎患者常伴有慢性咽炎。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可能与咽部慢性感染灶的细菌或其毒素吞人胃内,长期刺激胃黏膜有关。因此加入板蓝根、山豆根等清热利咽之品。
2.4 眩晕之作,不忘胃过头为清窍,赖津以养,脾气升清,以运津液上达于头;胃气下降,以泄秽浊,外出于腑,头得津润,又无秽浊之气上冲之虑,故头清神爽。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出现眩晕,是因为胃中支饮。胃气不能降浊,反上逆于头,故引起眩晕。李教授的胃病I号方其中有泽泻、白术,泽泻功能利水渗湿、泄热,主降浊;白术归脾胃经,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主升清。二药相伍名泽泻汤,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心下正是指胃,说明胃病可以引起眩晕发作。
3 衷中参西
李教授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十分重视现代诊断。每例患者,必做电子胃镜及病理确诊,经过治疗后复查胃镜及病理。胃镜常见胃黏膜变薄,及黏膜萎缩,可透见黏膜下血管,常见红白相间,和水肿、充血、糜烂及不典型增生,并可通过胃镜发现Hp感染程度。病理表现胃黏膜腺体萎缩、炎症细胞浸润,并划分轻中重之程度,及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李教授认为:胃黏膜红白相间及充血、出血点,可以认为是络瘀,可加用川芎、当归、仙鹤草、三七粉等,活血通络。胃黏膜水肿,为“心下支饮”提供了佐证,用黄连、黄柏、黄芩清胃热,对杀灭Hp也有明显作用。滋胃阴李教授常用麦冬,麦冬益胃生津,清心除烦。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针对性用药常获良效。慢性萎缩性胃炎疗程长,每个疗程3月。有的服药达I~2年,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可逆转,对改善症状更有明显效果。最快者2~3天即可消除症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于预防癌变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病,病程长,李教授强调“三分药,七分养”。在治疗中嘱患者忌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忌烟酒和有刺激的药物,饥饱适中,宜清淡而具营养的食物,调情志,情志因素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治疗中亦起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