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文章导读:

干燥综合征(SS)是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文献无类似病名的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燥痹范畴,一般多称为燥证、顽痹、燥毒证等。临床主要以口、眼干燥及关节痛等为主。ss病因未明,现代医学治疗尚缺乏特效方法,主要以替代治疗和对症处理为主,效果尚不满意。近年来,中医药治疗ss取得较快进展,尤其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等方面,疗效显著。笔者试从中医理论脾脏在干燥综合征发病的作用及证治进行探讨,阐述如下。

1 病在四脏责之脾

ss发病虽有口干、眼干、鼻咽干涩等清窍及皮肤、阴户等部位干燥的燥证表现,但燥有内外之分。本病主要应从内燥论治,且与肺、脾、肝、肾四脏功能失调,津液生成不足或输布障碍有关。其中,脾为后天之本,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涎为口津,上行于口,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功能。脾失健运,湿邪内困,津液生成不足或津液不能正常输布,上承于口,出现口干,进而发为燥痹。《素问·宣明五气篇》日: “肝为泪。”肝藏血,开窍于目,在液为泪,肝阴亏虚,肝血不足,不能濡润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肝主筋,爪为筋之余,不能濡养于筋,则爪甲软薄、枯而色天,甚则变形脆裂。《素问·经脉别论》云: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津液与肺、脾、肾三脏均密切相关。肺为娇脏,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燥邪易累及,肺主输布津液,肺阴受损则输布津液功能更弱,肃降失调,临床多见鼻咽干涩、皮毛憔悴枯槁,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病久入肾或肾本亏虚,真水渐竭,肾阴亏损,致阴虚难复,或可致肺肝脾三脏之阴乏源,出现口干咽燥、舌红、少苔;且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亏则骨疏齿摇,而见牙齿齐根脱落,齿根发黑;肾在液为唾,唾液的产生亦与脾胃密切相关,肠胃中的水谷精微输布全身,须经脾胃运化,才能成为津液。肾阴亏虚,脾胃失运,津液生成不足,唾液减少而口干。可见燥痹以脾肾阴伤为主,继而肺气虚不能推动津液输布,肝血亏虚不能濡润,干燥更加明显。故本病基本病机以肺、肝、脾、肾四脏阴虚为多见。其中尤以脾阴虚为主,脾为生化之源,生化气血津液,脾失健运,湿邪内生,化燥伤津而发为燥痹;或津液生化不足,或湿邪内困,津液不得输布,九窍失于濡养而致燥痹。脾阴的濡养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对自身的濡养,对其他脏腑、四肢百骸、形体官窍也有濡养作用。只有脾阴的濡养功能正常,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形体官窍方能津血充盛,进行正常功能活动。因此,燥痹乃肺、肝、脾、肾四脏俱病,责之在脾。

2 阴虚为本,燥盛为标,湿瘀为患

2.1 内燥为本。外燥为标 《内经》对燥邪致病的病机特点进行了概括,提出“燥胜则干”的论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云: “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涩枯者,气衰血少,不荣于皮肉,气不通利,故皮肤筠揭而涩也,及甚则麻痹不仁。”可见燥邪为病,不但有内外阴阳之分,而外燥和内燥常相互影响,互为交感。如《医学入f1》也说:“燥分内外,外因时值阳明燥令⋯⋯内因七情火燥,或大便不利,亡津,或金石燥血,或房室竭精,或饥饱劳逸损胃⋯⋯皆能偏助火邪,消烁血液。”说明精血亏虚是内燥的根本,口眼干燥只是其表象,燥盛成毒引起津亏液耗,或输布障碍,造成机体局部津液绝对或相对不足。阴虚津亏、精血枯涸或津液失于输布,导致脏腑孔窍失于濡润。可见本病乃内燥为本,外燥为标,而内燥即为阴虚多见,外燥是为燥邪为象,故而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2.2 湿瘀形成。虚实夹杂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虚实夹杂、病程较长是本病特点,而在其病机演变过程中,阴津亏虚是其基础,即本虚;但亦同时兼夹湿邪、瘀血为患,即标实。总因脾胃失于运化,或肺处上焦,失于宣发通调,或肾虚水失所主,致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与燥热相互搏结而成湿邪内阻。而久病人络,阴虚络滞,或者阴津亏虚,阴虚血燥,血运失畅而瘀结于内。 《临证指南医案·燥》指出: “燥为干涩不通之疾”,因阴津不足,燥热炽盛,使血脉干涩,停而为瘀。《血证论》亦说: “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得随气上升。”可见瘀血内停阻碍津液敷布,进一步加重病情。

2.3 阴亏湿困,交互为患病程中可出现两方面病理改变:一是阴津亏虚,四肢九窍,脏腑经脉失于濡润,而见泪少、口干等津液亏耗之征;二是湿邪内阻,如黄疸、口中粘腻而干等,出现“水液不足” ,而“水湿过盛”的现象。湿浊内停又可进一步阻碍脏腑功能,影响气血津液的化生,使阴伤更甚,此二者皆为脾所主。总之,本病病程中多为脾虚失运、肝肾阴亏为主,水湿停滞体内,此外,湿盛水停,津液不归正化,而致阴液“相对不足”。由于水液“绝对不足” 、 “相对不足”与“过剩”并存,临床中各种病症表现千变万化。因此,阴液亏虚、湿邪瘀滞及燥热内盛,三者相互交错、相互影响,虚虚实实,互为因果,致使本病不断发展,缠绵难愈。

3 重在健脾柔肝活血

治疗上遵“燥者濡之”之旨。前贤有“釜中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之说。本病基本病机以肺、肝、脾、肾四脏阴虚为见证。其中尤以脾阴虚为主,脾阴虚也会出现兼夹证,如脾阴、脾阳亏损并存,脾虚夹湿,使脾失健运而水液泛滥,水湿又反困脾土,脾阳逐渐衰弱等。因此,补脾阴必兼补脾气,以健脾运。所以临床上有脾喜燥恶湿之理论。脾恶湿浊,甘能补之,淡能渗之,甘淡相合,寓补于泻,阴中潜化,滋而不腻,补而不燥,生津化液,守中化阴,既无育阴助湿碍脾之忧,又无温补助火劫津之弊。治法当采用健脾化湿为主。脾有“得阳始运”的特点,在补脾阴药中,宜少佐温补药,既不减少大队滋阴药的滋腻,又有利于湿邪的祛除。脾气以升为顺,降则为逆,补阴药具有沉降之性,须少佐升药,可调节脾胃的气机升降,利于滋阴药的运化。切不可过用滋腻之品,要滋润中寓运通,使其补而不滞。宜轻灵健运,质地濡润,中正醇和,平补为贵,勿过寒凉,不碍升运,至为合适。经临床观察,脾阴病变治以健脾化湿法,可使水湿化、气血生、津液敷布。叶天士有“上燥治气,下燥治血,慎勿用苦燥之品,以免劫胃津” 、“(燥邪)延绵日久,病必入血分”之说。肝主藏血,体阴用阳,精血盛衰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往往肝阴虚则肾阴亦虚。肝肾功能异常则精血互化失职,精血不足,津液枯竭,则燥象由生。《丹溪心法》亦云: “燥结血少,不能润泽,理宜养阴。” 因此,治法宜同时佐以柔肝活血通络,使阴血充足、津液敷布、燥象乃除。

总之,本病主要病理机制与肝、脾、肾、肺四脏阴阳失调、阴虚阳盛,关系最为密切。健脾柔肝是治疗本病之重点,配以化湿、活血通络之法。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