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文章导读:

陈镜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 博士、博士后导师,是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卫生部指定具有培养学术继承人资格的全国名中医。陈老师从事心病和急症工作40 多年,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成为陈教授的学生、学术继承人,从师侍诊。现介绍老师心水案1 则, 并简述其治疗心病的临证辨治经验, 以飨同道。

谭某, 女性, 67 岁。初诊日期: 20 5 年7 月8 日。患者心悸、气促3 个月, 伴双下肢水肿1 个月。既往有类风湿关节炎史20 余年, 近3 个月出现心悸时作, 活动后气促,1 个月来又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胃脱不适, 纳差, 尿少。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示: 中等量心包积液。患者因经济困难, 拒绝住院, 要求门诊治疗。平素畏寒怕冷。查其面色眺白, 语声低怯, 足胫水肿, 压之凹陷; 舌质淡, 边有齿印, 苔白, 脉沉迟。实验室检查: 血抗核抗体定量增高, 其他免疫指标、风湿病指标均正常,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均正常。中医诊断: 心水; 辨证: 心阳不振, 水气凌心; 治法:温阳利水; 方予真武汤合五皮饮加减。处方: 北黄茂30g , 获荃20g , 陈皮5g , 桑白皮10g , 大腹皮10g , 五加皮15g , 白术10g , 防己10g , 生姜3 片, 肉桂(煽)5g , 熟附子(先煎) 10g , 白芍药10g。7 剂, 水煎服, 每日1 剂。另予地塞米松2. s mg, 每日3 次; 安体舒通4 0 m g , 每日3 次; 法莫替T 20 m g , 每日2次。

二诊(7 月巧日) : 服药后心悸、气促稍减, 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 纳稍好, 尿增多。今觉头痛、头晕; 舌质淡, 边有齿印,苔白, 脉沉迟。处方: 获荃巧g , 白术10g , 羌活10g , 田七(先煎) 10g , 熟附子(先煎) 6g , 生姜3 片, 白芷10g , 白芍药10g,北黄茂30g , 陈皮5g。14 剂。并予地塞米松2.5 m g , 每日3 次;法莫替丁20 m g , 每日2 次。

三诊(7 月29 日) : 心悸、气促明显好转, 双下肢水肿消失, 无头痛头晕, 精神好转; 舌象、脉象同前。复查心脏彩色超声示: 少量心包积液。治疗有效, 仍守方不变。处方: 制附子(先煎)6g , 获荃15g , 白术10g , 干姜3 片, 白芍药10g , 北黄茂30g , 肉桂(煽)5g , 防己10g。14 剂。

按“ 心包积液” 当属中医学“ 心水” 范畴。“ 心水”为“五水”之一, 是指水气影响心脏的病变。“ 心水” 病名始见于《金医要略》。

其主要症状为: “水停心下, 甚者则悸, 微者气短, 恶水不欲饮。” “ 心水者, 其身重而少气, 不得卧⋯ ⋯ ” 水液代谢与肺、脾、’牙三脏关系最为密切, 尤其本案患者老年体虚, 平素畏寒怕冷, 辨为阳虚。

今阳虚水泛, 上则凌心射肺, 外则溢泄, 引起心悸、气促、水肿之症。老师继承前人经验, 标本并治。以真武汤为主温阳利水治其本, 五皮饮、防己黄茂汤“ 开鬼门, 洁净府” 治其标。

但此患者年老病重, 单纯中药治疗, 起效缓慢, 随着心包积液增多增快, 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故老师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更好。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