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任占利教授辨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经验

  • 文章导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任占利教授从医40余年,师从于我国著名神经内科专家王永炎院士,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辨治心法。笔者有幸随师侍诊4年余,诊治过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103例,总有效率98%,临床治愈率90%,现将任老师辨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经验介绍如下。

    1.中西医学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认识

    西医学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引起。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其中一种,临床上占20%以上,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限于眼外肌受累,具体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分离性眼外肌麻痹,单侧或双侧,也可左右交替,经休息后症状减轻。常在数年内逐步演变为其他类型。­­­­现代医学多采用抗胆碱醋酶类药物改善症状,一般有效,但作用时间短,疗效极不稳定;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虽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大,停药后易复发;血浆交换法和胸腺切除术适应范围窄,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在中医学中属于“痿证”范畴,因其临床表现以上眼睑下垂、眼球转动不灵活、复视、斜视等眼肌受损症状,因此主要属于中医“五痿”中的“肉痿”,肉痿的记载首见于《内经》,《素问·痿论》指出:“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在治疗上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在宋代《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就有“眼睑垂缓”的记载,《目经大成》谓之“睑废”。金元时期张子和强调火热在发病的重要性,并提出“痿病无寒”的论点。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疗大法,并创治痿名方虎潜丸。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痿证》认为痿证并非皆属火证,在治疗上提出“当酌寒热之浅深,审虚实之缓急,以施治疗”。清代邹滋九在《临床指南医案·痿》中指出,痿证为“肝、肾、肺、胃四经之病”。近代大多医家认为脾气虚弱、脾肾不足及肝肾不足,其中以脾虚最为常见,在治疗上采用单独中药治疗,或联合针灸推拿治疗,或联合西医治疗都取得了比较稳定的疗效。

    2.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感受外邪、先天不足、气血亏虚、肌肉筋脉失养而发。对于本病的病机近代医家认识各异:邓氏认为,重症肌无力的病机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李氏认为本病以脾、肾虚损为主因;周氏认为,肝血亏少,肝不主筋是重症肌无力的重要病机;李氏提出本病病机为气虚或气血亏虚,挟癖、痰或痰疲并见;王氏认为湿热阻滞,肝胆气机不利,使脾胃运化升降功能失健,引发中气不足而升举无力;陈氏等从奇经角度探索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认为本病发病机制为奇阳虚损,不能约束十二经脉,血液运行散乱,经络癖滞,则肌肉失去濡养,而致肌肉颓废无力。

    任师认为病位在脾肾,脾主肌肉主四肢,脾虚生化濡养不足故四肢痿软不能随用,脾主升主运,若脾虚气陷,则升举无力,上睑属脾,可致提睑无力而下垂;肾为先天之本,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供养,脾为后天之本有赖于肾阳的温煦,脾肾相互影响,不足则气血生化无源,筋脉肌肉失于濡养,可致肌肉无力。同时久病入络,《成方便读》指出“络中有一湿痰死血,既不仁且不用。”络脉中的湿痰、瘀血均可导致肢体痿软无力,其表现体虚四肢痿弱,肌肉瘦削,手足麻木不仁,青筋显露,肌肉隐痛不适,舌黯淡,伴有瘀点阻络之象。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通经活络。任师同时认为重症肌无力为虚邪致病,虚邪侵扰人体,外伤空窍、肌肤,《素问·移精变气论》曰:“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故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等。总之,任师认为本病病变部位多在筋脉肌肉,但根底在五脏的虚损,以脾肾虚损为主,病性为本虚标实,标实为痰湿和瘀血,这两者贯穿疾病的始终,而外感六淫之邪往往是重症肌无力发作的诱因。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