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验案2 肾虚肝旺,风痰瘀阻案
李某,男,66岁,陕西省杨陵区人。2011年5月8日初诊。
患者主诉反复头晕6年,伴胸闷气短半年。6年来常感头晕,诊断为:高血压病,常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可稳定在130~140/90~100mmHg之间,近半年血压升高,头晕加重,加服倍他乐克、吲达帕胺,收缩压正常,舒张压100~110mmHg,并出现腰酸、神疲,胸闷、气短,胸X片报告:左心室肥大。1月前在杨陵区医院以高血压3级、冠心病、血脂异常住院2周,头昏、胸闷减轻而出院。出院后又感头晕明显、胸闷,活动剧烈时气短。测血压:150/100mmHg, 舌暗红苔白腻,脉沉滑。
诊断:①顽固性高血压;②冠心病。
辨证:肾虚肝旺,风痰瘀阻,兼胸阳不振。
治法:补肾平肝,活血通络,化痰宽胸。
方药:桑寄生15克,杜仲15克,海藻20克,半夏10克,天麻12克,枳实15克,瓜蒌12克,薤白12克,竹茹10克,泽泻20克,白蒺藜15克,川芎15克,地龙10克。12剂,水煎,早晚服。嘱停服硝苯地平缓释片。
二诊:偶尔头晕,胸闷消失,气短明显减轻,但失眠,纳差,测血压135/90mmHg。舌暗红苔白,脉沉弦,胸阳不振消失,上方去瓜蒌、薤白、半夏,加钩藤12克(后下), 炒莱菔子15克。12剂,水煎早晚服,服6剂,停药2天。并停服降压西药。
三诊:头晕消失,偶尔胸闷、肢麻,入睡困难。测血压140/96mmHg,舌暗苔白,脉沉细。
调整方药如下:龟板15克(先煎),寄生15克,杜仲12克,海藻20克,半夏10克,枳实15克,天麻15克,白蒺藜15克,夏枯草15克,菊花10克,钩藤15克,泽泻15克,地龙10克,蜈蚣2条。12剂,水煎早晚服,服6剂,停药2天。
此后患者每1月至2月就诊1次,以首诊方及3诊方为主化裁变化。治疗半年。2011年9月15日末诊,诉常自测血压,偶尔舒张压在100mmHg时头晕,自服此前三诊处方血压可正常,血压再高时加服硝苯地平缓释片。
按 沈舒文教授认为顽固性高血压血压难降的根本原因在痰瘀滞络脉,使血管外周阻力加大,且风阳时时上旋使眩晕难除。所以息风必化痰,化痰必消瘀,化风痰两医案中基本以半夏、天麻、竹茹为主。但有两药值得一提,一是泽泻,痰为湿之聚,故配泽泻渗湿利水以绝生痰之源;二是海藻,若舒张压高,为动脉硬化之痰滞血管壁,如验案2配海藻及龟板软坚化痰。又消瘀兼通络,认为化瘀通络能减少外周阻力降压才有效,故医案中用川芎、川牛膝与地龙、水蛭相配。在顽固性高血压中若论其虚,他认为肝肾亏损中更偏于肾,主张平补,如医案2中用桑寄生、杜仲平补肝肾,只有在潮热、盗汗阴虚明显者才用龟板等滋阴以潜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