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徐景藩治疗胆胃同病验案赏析

  • 文章导读:徐景藩,首届国医大师,曾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功能紊乱或胃手术导致胃的解剖和功能异常,使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破坏了胃黏膜屏障,造成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现将徐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仁。

    医案一

    刘某,女,53岁。2003年10月18日初诊。诉上腹隐痛1年余,伴口苦。患者1年多来常感上腹隐痛,痛无规律。胃脘痞胀,食后尤甚,口苦嘈杂。时有泛酸,初起未予诊治,嗣后症情渐剧,甚则终日不缓。于2003年3月查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度萎缩性胃炎,服雷尼替丁、胃苏冲剂等药未效。刻诊:胃脘隐痛痞胀,得嗳则舒,胃中嘈杂、泛酸,晨起吐苦水,口干口苦,纳呆不振,情绪不畅,则诸症加重。诊查:形体偏瘦,面色萎黄,舌红、苔薄黄,脉细弦,腹软,中脘轻压痛,肝脾不肿大。肝胆、脾胃互为表里。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胃主和降,胆随胃降,情志不畅,肝胆失疏,气机郁结,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胆液逆胃,故见胃脘疼痛、作胀、纳呆食少、吐苦水等症;气机不畅,郁而化热,故见口干口苦、嘈杂不适。先拟疏肝利胆,和胃降逆治之。处方:柴胡10g,枳壳10g,青皮6g,法半夏10g,广郁金10g,黄芩6g,刀豆壳30g,柿蒂15g,代赭石15g(先煎),石见穿15g,白芍1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上方7剂,胃痛稍减,脘中仍嘈,口苦咽干。胆热未清,治从原法出入。原方加桑叶10g,丹皮10g,煅瓦楞30g,以清泄肝胆制酸。

    三诊:服药14剂,胃中嘈杂、口苦消失,但食欲不振,腹鸣矢气,大便易溏。乃肝脾失调,当培土泄木,疏利通降。处方:太子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5g,山药15g,白芍15g,柴胡10g,枳壳10g,佛手10g,鸡内金10g,谷麦芽(各)30g,炙甘草3g。

    服用7剂。诸症缓解。以后隔日1剂。巩固疗效。

    2004年3月复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消失。

    按胆汁反流常因胆道功能障碍、幽门括约肌关闭不全,碱性胆液由十二指肠反流入胃,损伤胃黏膜,引起慢性炎症。若胆液反复刺激,日久可致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而产生萎缩性胃炎。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泛酸”等范畴。其病机总属脾胃升降失调所致,与肝胆关系尤为密切。《灵枢·四时气》曰:“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针对胆汁反流,徐景藩认为应从疏降入手。疏即疏泄肝胆,调畅气机;降即理气和胃,降其气逆。方中以柴胡为君,轻清升散,伍枳壳白芍甘草,取四逆散之意,疏肝解郁,配郁金以增疏肝利胆之功;黄芩苦寒,善清少阳,与柴胡相配,一散一清,疏清肝胆,也寓小柴胡和解少阳之意;青皮、法半夏、刀豆壳、枳壳、柿蒂、代赭石理气和胃降逆;石见穿行瘀通利。防久病入络,血行不畅。服药7剂,胃痛虽缓,然口苦咽干未减。徐景藩又加桑叶、丹皮以加强清泄胆胃之热;煅瓦楞制酸行瘀,再服14剂,诸症消失,然见食欲不振、便溏等症,此时从培土泄木,缓图其本,终收全功。

    医案二

    吴某,女,42岁,2006年3月30日初诊。诉低热间作3年余,上腹痞胀隐痛1年。初诊:患者1992年因胆囊息肉行胆囊切除术。2002年11月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不清,体温37.5℃~37.8℃,无干咳,无夜间盗汗,无关节疼痛,无尿频尿痛等症,无明显消瘦。曾查甲状腺功能正常。结核菌素试验阴性,CRP、ESR、ASO、RF、ANA等均正常。1年来上腹痞胀隐痛,夜间尤甚,暖气不遂,得嗳则舒,兼酸苦水,经常口苦,手掌色红,抖动,大便日行2~3次,仍时有低热。2005年7月1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查胃镜示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并行胃息肉摘除,迭进中西药治疗未效。既往有眩晕史。舌质偏红,舌苔薄白,脉细小数。此为阴虚阳亢,内风暗动,肝气犯胃,肝胃郁热。治拟泄肝和胃,兼以平肝,化肝煎加减。方药:青陈皮(各)6g,丹皮10g,山栀10g,象贝10g,白芍15g,炙甘草3g,白蒺藜15g,菊花6g,桑叶15g,夏枯草10g,橘叶15g,蝉衣3g,木瓜10g,煅瓦楞30g,茯苓15g,麦芽30g,合欢花10g,白薇10g。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7剂,胃脘痞胀隐痛缓而未除,泛酸已少,低热依然。体温在37.6℃左右。3月31日复查甲状腺功能、血糖等,均正常。舌质偏红,苔薄白,脉沉细小弦。此为胆热犯胃,胃气上逆,少阳不和之证。治当清胆降胆,理气和胃为主,兼清虚热。拟方清胆和胃汤加减。方药:青蒿10g,炒黄芩6g,青陈皮(各)6g,法半夏6g,白芍15g,炙甘草3g,刀豆壳20g,柿蒂15g,黄连2g,苏梗10g,香附10g,藿香10g,焦白术10g,白薇10g。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服药14剂。疼痛已止。脘腹痞胀好转,但时有反复,自觉胃中酸,口苦,饮水不多,大便已渐正常,唯畏寒,时有夜间痛醒,近日体温在37.4℃左右,无烦躁,无手足心汗,伸手而抖,甲状腺不肿大,血压偏低。舌质红,少苔,脉细。徐景藩辨为胆囊切除术后,少阳不和,胆经郁热,肝虚有风。治则:和解少阳,清胆除蒸,养胃理气,佐以平肝。方药:青蒿15g,黄芩6g,白薇15g,麦冬15g,白芍15g,煅瓦楞30g,煅牡蛎15g,鸡金10g,佛手10g,香附10g,三棱10g,麦芽30g,橘络5g,百合20g,建曲10g,白蒺藜12g。水煎服,每日1剂。

    四至六诊:患者胃脘痞胀隐痛时有反复,情志不畅易发,胃中酸苦,低热渐退,手抖依然。徐景藩根据病情,在上述清胆和胃的基础上,又先后加入秦艽、地骨皮、银柴胡、鸭跖草以清虚热而除蒸,桑叶、煅牡蛎等清热平肝潜阳,坚持治疗2月,诸症渐平。

    按化肝煎出自《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寒阵》,全方融疏肝、柔肝、清肝、泻肝诸法于一体,使肝气得舒而阴血不伤,郁火得泻而魂魄复宁。化肝煎是徐景藩临床运用而疗效卓著的方剂之一。本案患者原有胆囊疾患并行胆囊切除术,情绪时有波动,肝属甲木。胆为乙木,肝胆失于疏泄,气机不畅,久郁化热,而“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故见上腹痞胀隐痛,兼酸苦水,经常口苦等肝胃郁热之候;肝胃郁热,肝阴渐耗,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故见手抖;胆经郁热,少阳不和,故时有低热。徐景藩抓住主证,初诊时认为以肝胃郁热为病机关键,治疗以泄肝和胃为大法,兼以平肝,方选化肝煎加减治之。方中用青皮长于破气开郁散结,陈皮长于理气化痰运脾,二者合用共奏疏肝理气、解郁之功;白芍养阴柔肝,既制气药之燥性,又缓筋脉之挛急;栀子清肝宣郁,为治“火郁”之要药:丹皮清肝凉血散瘀;贝母(常用浙贝母)化痰散结,疏利肺气,有“佐金平木”之意;合白蒺藜、夏枯草菊花、桑叶、橘叶、麦芽、合欢花、蝉衣、木瓜,增平肝、清肝、疏肝、缓肝之力。煅瓦楞清热行瘀以制酸,茯苓健脾化湿,寓“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白薇兼清虚热。二诊时胃脘痞胀隐痛明显缓解,低热未退,乃随证而治,改投清胆降胆,和胃理气,兼和少阳。药后脘痛渐止,低热渐退,仍从原法加减巩固治疗而收效。

    医案三

    张某,女,54岁。2005年11月12日初诊。诉脘胁疼痛1年半,近发5月余。患者起病1载半,今夏以来,不慎多食,以致脘胁痞胀,隐痛不适反复,嘈杂泛酸,纳呆食少。咽中不适,自服中西药物,未能缓解,10月28日某医院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活动性)。幽门螺杆菌阳性(++),B超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0.3cmx0.4cm。予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症状不减,反见加重,遂求治中医。患者形体偏瘦,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腻、质淡红,脉细弦。查:腹软,右上腹及中脘均有压痛,肝脾不肿大。平素情绪急躁。徐景藩认为患者以脘痛、胁痛所苦,四诊合参,当属“胃痛”“胁痛”范畴,患者饮食不节,戕伤中土,胆囊结石,胆腑湿热,气机郁结,胆胃不和,胃气上逆。故见脘胁痞胀、隐痛、嘈杂泛酸等症,治当疏肝利胆,理气和胃。方药:苏梗10g,制香附10g,枳壳10g,郁金10g,鸡内金10g,金钱草30g,海金沙15g,白芍15g,佛手10g,炒陈皮6g,法半夏10g,茯苓15g,陈香橼10g,焦山楂15g。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14剂后,脘胁胀痛减轻,嘈杂不著,偶有泛酸。予前方加煅瓦楞30g,制酸行瘀止痛。

    上方加减,继服1月,诸症消失。嘱患者饮食清淡,调畅情志,中药隔日1剂,坚持治疗。2006年5月复查B超,胆壁毛糙,未见结石。随访1年,诸症尚平。

    按徐景藩曾统计2000多例患者,原有胃病,兼胆病者占35%。其中属于肝胃不和证的胃病兼有胆病者占71%;已确诊胆病者,经内镜或X线钡餐检查兼有慢性胃炎、溃疡病者占40%。由此可见,胆胃同病甚为常见。本案为典型的胆胃同病,既有胃炎活动,幽门螺杆菌感染,又兼胆囊结石,患者平素情绪急躁,肝胆失疏,胆胃不和。治当胆胃兼顾,疏肝利胆,理气和胃。方中以苏梗、制香附、枳壳白芍、佛手、陈香橼,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郁金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为四金汤,功能清利肝胆排石:配合陈皮半夏茯苓和胃健脾化湿,以杜生湿之源,为本案用药之精要;焦山楂助运消坚,全方用药虽属平常,但抓住病机之关键,胆胃同治,坚持1月,症情痊愈。加之患者配合,饮食情志调节,复查B超,结石消失,实乃意外。

    辨治特色

    辨识痛胀,当分轻重缓急。胆胃同病的主症是上腹部痛胀。徐景藩认为有其明确的特点,当加以识别,以助辨治。部位在上腹心窝、上脘,及于右胁下。自觉痛与腹部触痛、压痛基本相应,有的引及右背、肩部;疼痛性质一般为隐痛、胀痛。发作明显时出现剧痛、绞痛,有时改变体位可使症状减轻;疼痛一般无规律性,有时表现为空腹时痛。进食适量后可缓解片刻,但移时又痛;或入睡后疼痛,或黎明时疼作。起床早餐后痛可减轻:疼痛的发作或加重,常与饮食不当、情志不畅、劳累等因素有关。胆胃兼病时,一般常伴有嗳气多、得嗳觉舒、食欲差、脉象弦或细弦等症状。

    胆病湿热互阻,肝胆失疏,胆液不循常道之时,可以出现目黄、溲黄、皮肤色黄。湿热充斥,营卫不和,可见寒热发作。出现上述诸症,说明胆病重。若伴有脘痛持续多日,突然缓解而大便色黑如漆,乃由气滞而中焦脾胃气虚,气郁化热,损及阴络,或脾气虚不能摄血。因此,胆胃俱病者在病程中尚需细心诊查,注意病情变化。往往由于病理因素尚存在,未经妥为调养,更因种种原因而使疾病发展。故应分别轻重缓急,提高警惕,及时做出针对性的处理。

    祛湿务尽,和降相合为要。诸凡影响胆液(精汁)的生理形态及胆腑之功能,均与湿浊、湿热有关。复加饮食不慎,食滞内停。湿滞相合,常致病情发作或加重。因此,治当以祛湿为要,而祛湿力求务尽。否则,湿浊不祛,或祛之不尽,易致反复。胃宜降则和,胆亦属腑,胆随胃降,故和降之法亦为胆胃同病之主要治则,祛湿与和降应相辅运用。

    胆病祛湿,常与清热合法。因胆腑之湿多从热化,与热相搏,成为湿热病理因素。湿热相合,氤氲难解,相互滋长,互相黏滞,可以成石。甚则瘀热不清,及于营卫,或酿成痈脓。祛湿与清热相合,亦即清胆化湿,适用于胆病发作较重之时,苔腻不渴,黄疸,胁痛,小溲黄。药如茵陈、碧玉散、青蒿、黄芩厚朴、炒苍术、薏苡仁、金钱草、海金沙、茯苓、芦根之类。待症状改善,还需再用一段时间,务求湿热廓清,结合饮食调护,防其湿邪再生。若属热盛者,酌配黄连、银花、蒲公英、大黄等药。

    用理气之品行气滞。徐景藩认为,胆胃有病,必有气滞。一般宜选用苏梗、枳壳枳实)、青皮、陈皮、广木香、佛手片、香附等微辛微温药以理气。配用自芍、甘草。一则酸柔、和缓,制其辛温之味,以免耗气;二则舒挛定痛,可解脘胁之痛。此外,腑中有滞,理宜导之,有积宜消,有滞宜化。现代药理研究,大黄不仅能增加胆汁的分泌,又能使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且能促进肠管蠕动及胆囊收缩,是胆道炎症、结石疾患的常用药。可根据病情,掌握药量,煎剂后下,或另用沸水泡服,也可研成细粉过筛,每次1g,可根据病情增减其量,1日2次,以腑气通畅为度。芒硝利胆软坚,消除胆腑及肠中之燥结,可以煎剂后下,或以药汁趁热冲溶即服,也可兼作外敷之药,以上腹胁下疼痛痞硬好转或消失为度,是方便、有效、价廉的辅助治疗措施。

    寒湿胆病,脾胃气虚者,则温通补益脾胃。胆病有少数湿从寒化,胃病脾胃气虚者,自当据证而治以温通或补益脾胃等法,佐以消滞、理气之品,内脏得以温养,气旺而腑行亦畅。胃阴不足者,滋养胃阴。同时,可配用川朴花、佛手花、广郁金、绿萼梅等理气利胆,微辛不燥。若肝病及胆,肝阴不足,酌配枸杞子、炒生地、紫丹参当归、川楝子等,寓一贯煎之意而更胜一筹。为了不致碍湿,又能泄降阴虚所生之热。芦根、茵陈、金钱草、薏苡仁、蒲公英之类,亦可据证参用。

    注意调理升降。纠正胆汁反流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或胆囊切除后,由于胆道功能障碍,伴有胆汁反流入胃者甚为多见,甚至从胃反流至食管,此乃引起慢性胃炎、食管炎之重要因素。徐景藩多年临床体会,运用辨证施治,结合降胆和胃方法,疗效较好。前述理气和降之法可以参考。而配用柿蒂、刀豆壳、旋覆花、代赭石、怀牛膝等,也颇有效验,可纠正胆汁反流。对某些顽固性病例,还需重视调理升降,善为配伍,俾升降相须,升中有降,降中有升,以降为主。如胃阴不足而兼胆汁反流,可于滋阴养胃方药中,据证选加木蝴蝶配佛手片,杏仁配青皮,竹茹配瓜蒌,代代花配刀豆壳,或加入桔梗牛膝等等。能在升降法中认真推敲,相伍配用,每可收意外之效。(陆为民 周晓波 周晓虹 徐丹华 江苏省中医院)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