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杨春波辨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文章导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抗生素使用后的一种常见副作用,常以腹泻为主要表现。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广泛使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疾病治疗的进程,其治疗逐渐成为临床重要问题。

    抗生素性腹泻归属于中医学“泄泻”的范畴。其病机多为脾虚湿盛,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郁化热,肠道清浊不分,传化失司。《医宗必读》有言“无湿则不泄”,脾虚湿盛是发病的关键,临床常见证型为湿热积滞证。

    本案患者因使用抗生素而出现大便溏泻,久致体力渐衰,辗转国内各医院行中西医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故至国医大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杨春波门诊处治疗。

    孙某,男,87岁,上海人,初诊2023年3月6日。发病节气:惊蛰。主诉:大便溏泻3月余。刻下症:患者自述3月前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使用抗生素出现大便溏泻。现大便日3次,质稀溏,伴肠鸣,口干、喜热饮,不知饥,纳少,神疲乏力,寐差(需服安眠药助眠),夜尿2次,欠畅,盗汗。舌质暗红,全苔黄腻,脉细弦。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年余。2月17日查肠镜:乙状结肠、直肠炎(详见报告单)。2月23日查血常规:白细胞(WBC)24.6×109/L。粪便真菌培养及鉴定:白色念珠菌。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西医诊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中医诊断:泄泻(湿热积滞证)。

    治法:理脾清化、调气消积。

    方用自拟方杨氏清化饮加减:茵陈12g,苍术10g,黄连3g,麸炒薏苡仁15g,仙鹤草15g,豆蔻4.5g(后下),佩兰10g,泽泻10g,炒麦芽10g,炒谷芽10g,厚朴花6g,防风3g。7剂,日1剂,水煎服。另予理脾除湿之中成药:肠胃康胶囊,2粒/次,3次/天,餐前半小时。嘱其禁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及烟酒。

    4月24日二诊:药后患者排便次数已减至每日1次,初软后溏,伴肠鸣,余症亦缓。舌尖粗、中裂,质淡红暗,苔中黄腻,脉弦滑。此湿热渐化,阴伤渐显,需佐以养阴健脾之药。方药:太子参10g,白扁豆12g,黄连3g,炒白芍6g,仙鹤草12g,地榆炭9g,茵陈10g,麸炒薏苡仁12g,防风3g,炙甘草3g。7剂,日1剂,水煎服。

    5月15日三诊:患者药后大便成形,每日1次,守上方再服7剂,诸症皆愈。

    按 本案患者因服用抗生素后出现大便溏泻3月余。中医诊断“泄泻”,西医诊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已明确。不少学者认为,抗生素属寒凉药物,易攻伐人体正气,久用或妄用可致脾失运化,水谷的消化吸收及津液的代谢输布失调,而导致泄泻。患者年老病后体弱,使用抗生素后脾胃功能受损而致泄泻。前医多因其年迈而予补脾固肾之剂,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等方药加减(于他院使用的具体方药不详),但疗效不显。杨春波审证求因,认为其乃湿热中阻脾胃,再进补剂,久则湿热更甚,故见大便溏泻难愈,其全苔黄腻亦可参之。湿热困阻脾胃,阻滞气机,故见肠鸣;湿郁化热,扰动心神,心火旺盛,故见舌尖红、失眠,治以清化湿热、理气消积,予自拟方杨氏清化饮加减。方中茵陈可清热利湿,且因长于三月独得春气而能入肝经并上行,苍术燥湿,黄连不仅可苦寒燥湿、还可清心火,麸炒薏苡仁淡渗利湿,仙鹤草补气清涩,豆蔻温中行气,佩兰芳香化湿,泽泻利水渗湿、炒麦芽和炒谷芽消食和胃,厚朴花行气燥湿,防风柔肝。诸药合用,肝脾同调,脾运得复,湿热得除,气机通畅,诸症可愈。

    二诊药后腹泻好转,余症减轻。杨春波认为湿热渐化,需加益气养阴健脾之药,故守前方去温燥之苍术、豆蔻、佩兰、泽泻厚朴花,加益气健脾养阴之太子参、白扁豆,补气清涩之仙鹤草、地榆炭,再取白芍柔肝止痛合炙甘草酸甘化阴、敛护阴分。三诊诸症向愈,再进7剂后,排便成形,每日1次。

    脾胃湿热由于病机复杂、病位广泛,其临床特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杨春波总结如下:①起病缓慢,缠绵反复,难以速愈。这与湿邪性质及脾胃功能状态有关。湿邪黏腻,阻滞气机,气不行则湿难化,胶着难解,故湿邪致病,常起病隐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②症状矛盾。脾胃湿热常见知饥不欲食、口渴不喜饮、发热脉不数、肢乏脉不弱、大便溏而不畅或先干后溏等。③舌苔必黄腻。湿重于热者,可见苔白腻披黄,颗粒细腻;热重于湿者,可见苔黄腻偏干,颗粒较大;湿热并重者,则见苔黄腻而厚。④脉无定象。因湿热偏重不同,气滞程度不同,所致气血阴阳亏损的类型及程度不同,可表现为脉缓,或细,或濡,或弦,或滑等,或为复合脉象。

    而针对脾胃湿热证的病机变化与临床特征,杨春波立清化湿热、调气舒络为基本治法,创杨氏清化饮为基本方,化裁运用于临床。杨氏清化饮药物组成:茵陈12g,白扁豆12g,黄连3g,豆蔻4.5g,薏苡仁15g,厚朴6g,佩兰10g,赤芍各10g。方中茵陈黄连清热祛湿为君;佩兰芳化、豆蔻温化、薏苡仁渗化为臣;佐以厚朴赤芍调气舒络;白扁豆和中祛湿为使。而清化肠饮在杨氏清化饮基础上加仙鹤草15g、炒地榆10g,以加强补虚、退热、敛湿、止泻之力。后期湿热渐退,脾虚逐显或患者素体脾虚,则可加党参白术等健脾之品,名为健脾清化饮。

    杨春波认为,泄泻有虚实之分,虚责之脾、肾;实责肝、脾。脾虚则运化失司,完谷不化,面色萎黄,四肢乏力,大便次数增多;肾虚则肾阳虚衰,火不暖土,形寒肢冷,五更泄泻,腰膝酸软;肝实则肝气乘脾,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脾实则夹寒、夹热、夹积,出现全身困重,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溏稀,舌苔厚腻等表现。杨春波临证见脾虚泻者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健脾升清以止泻;肾虚泻者常用四神丸加减,温肾涩肠以止泻;肝旺泻者常用痛泻要方加减,疏肝理脾以止泻;食积泻者常用保和丸合枳实导滞丸加减,消食化积以止泻;寒湿泻者常用平胃散加减,燥湿散寒以止泻;湿热泻者常用其自创方杨氏清化饮加减,理脾清化以止泻。(丘琰芹 杨正宁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