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内科杂病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引火归元法治疗高血压头痛临床医案一则

  • 文章导读:患者,女,54岁,2023年3月1日初诊。头痛近半年,加重1个月余。患者头痛时若外界有声音,自觉脑内产生同样回声,偶伴自觉头部发热。既往在本地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高血压病半年,规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日2次,每次1片,1个月前因情志不遂头痛突然加重,否认其他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现症见:头痛,痛时若外界有声音,自觉脑内产生同样回声,口苦,口咸,心烦不安、情绪不佳,易感疲劳,大便微干,每日1行,小便可,纳差,入睡困难,每日睡前需服艾司唑仑1片。专科检查:血压135/80 mm Hg,中医舌脉:舌色暗淡,苔白腻,脉沉弦弱。

    验案举隅

    患者,女,54岁,2023年3月1日初诊。头痛近半年,加重1个月余。患者头痛时若外界有声音,自觉脑内产生同样回声,偶伴自觉头部发热。既往在本地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高血压病半年,规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日2次,每次1片,1个月前因情志不遂头痛突然加重,否认其他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现症见:头痛,痛时若外界有声音,自觉脑内产生同样回声,口苦,口咸,心烦不安、情绪不佳,易感疲劳,大便微干,每日1行,小便可,纳差,入睡困难,每日睡前需服艾司唑仑1片。专科检查:血压135/80 mm Hg,中医舌脉:舌色暗淡,苔白腻,脉沉弦弱。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

    中医诊断:头痛。

    辨证:肝阳上亢,肾精不足证。治以平肝潜阳,滋阴降火。予天麻钩藤饮合引火汤加减:天麻15 g,钩藤20 g,川牛膝15 g,石决明20 g,栀子15 g,杜仲 20 g,黄芩15 g,桑寄生20 g,夜交藤30 g,茯神20 g,巴戟天15 g,熟地黄15 g,生地黄10 g,茯苓15 g,麦冬15 g,肉桂3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分服。西医治疗继续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

    二诊(2023年3月7日):患者头痛减轻,偶有心烦,眼干涩,口苦口咸症状仅在情绪波动大时出现,自觉舌面有风感,仍有入睡困难,艾司唑仑片可减少至半量,纳可,二便正常,舌红,苔白厚,脉弦细微沉。予酸枣仁汤合引火汤加减以养血安神,滋阴降火,处方:炒酸枣仁15 g,川芎10 g,茯苓15 g,知母12 g,天麻15 g,钩藤15 g,当归20 g,柴胡 15 g,炒白芍12 g,炙甘草10 g,焦栀子15 g,巴戟天15 g,熟地黄15 g,生地黄10 g,茯苓15 g,麦冬15 g,肉桂3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分服。西医治疗继续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
    三诊(2023年3月20日):患者头部白天基本无不适,仅外界声音大时会有轻微不适,夜间起夜时自觉头部跳动,眼干涩缓解,颈部不适,自觉咽部偶有梗塞感,入睡前艾司唑仑可减少至1/4片或不服用艾司唑仑片,二便正常。予二诊方合半夏厚朴汤加减,炒酸枣仁15 g,川芎10 g,茯苓15 g,知母 12 g,当归20 g,柴胡15 g,炒白芍12 g,姜半夏15 g,姜厚朴15 g,紫苏梗10 g,炙甘草10 g,焦栀子15 g,巴戟天15 g,熟地黄15 g,生地黄10 g,茯苓15 g,麦冬15 g,肉桂3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分服。西医治疗继续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后电话随访得知患者病情稳定。

    按语:患者为中年女性,正处于更年期阶段,肝肾不足,情绪波动较大,气郁化火,上扰神窍而痛。患者头痛,痛时若外界有声音,自觉脑内产生同样回声,符合中医“头痛”范畴。因其舌色暗淡,舌尖红,苔腻微黄,脉沉弦细,故辨证为肝阳上亢,肾精不足证,应治以平肝潜阳,滋阴降火。患者情志不遂,郁而化火,肝肾亏虚,火热上扰而头痛,口咸,易感疲劳;髓海空虚故自觉脑中回声,肝胆郁热故口苦,心烦不安,情绪不佳时症状加重;睡眠不佳,更伤阴血,加重阴虚症状;情绪不佳,郁火上犯,日久形成痰饮瘀血等有形实邪。本病属虚实夹杂,以肝胆郁火为实,肝肾亏损为虚,故一诊方用天麻钩藤饮合引火汤加减。天麻钩藤饮清热平肝,补益肝肾;合用引火汤,补益肝肾之功更甚,降火之效更强。郁火已降,病理产物已除,二诊便改用酸枣仁汤合引火汤加减,以养血安神,引火归元,补益肝肾。肝血充足,脾伤之象显现,气机不利,痰饮郁结,故三诊合半夏厚朴汤化痰行气,方中半夏化痰散结,厚朴行气开郁,二者合用,疏散气机之力更强,紫苏芳香解郁,行气宽中;配合引火汤益肾填精,引火归元,以强患者先后天之本。

    西医对于高血压头痛的治疗多为模式化,主要以内科对症治疗,中医治疗更强调整体观。姜德友教授从患者的自身具体情况入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标本兼治,疗效确切。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没有任何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