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图文]人民日报专访余艳红: |
![]() | [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2023年度 |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 [中医][组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 |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 [中医]广东省中医药局公布第五届省 |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 [疾病治疗]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 |
![]() | [消化验效方][图文]邹如政自拟疏肝健脾 |
![]() | [中药产业]肖伟代表:中药经典名方要 |
![]() | [内科杂病]经方辨治绝经后肝郁血虚失 |
![]() | [中医][组图]余艳红:完 |
![]() | [医药][图文]南方医科大学深圳眼 |
![]() | [养生保健]子宫内膜炎可能引起不孕 |
![]() | [疾病预防][图文]高尿酸怎么选择美食 |
文章导读: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难治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医治疗依据“从血论治”的理论,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以调节气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法,改善症状并控制病情。近年来,中医药在银屑病治疗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不仅缓解患者的痛苦,还降低了复发率。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优势,能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基于此,本文综述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研究进展,并强调分型论治和辨证论治的重要性,以期为中医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名白疕,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尤以青壮年发病为多,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甚大[1]。目前,认为本病是遗传因素与感染、内分泌、药物或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2]。银屑病西医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关节炎型4种,其中以寻常型最多见。中医药治疗此病疗效确切,且可延长缓解期,不良反应小。现将近年来中医学有关寻常型银屑病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寻常型银屑病的病因病机
根据中医理论,银屑病的形成与血液过热、干燥及瘀滞状态紧密相关。素体营血耗损可能引发血热内蕴,使得肌肤得不到足够滋养,从而导致皮肤干燥和脱屑等问题[3]。情志内伤亦为银屑病发病的关键内因,长期精神紧张、性情急躁、情绪抑郁等会引起气机郁结,对脏腑功能造成影响,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或加剧银屑病症状。另外,饮食不节亦可成为触发银屑病的诱因,如长期摄入辛辣及油腻食品会导致体内湿热上升,从而激发皮肤瘙痒与红斑反应[4]。外在因素中,风邪、风寒、风热侵袭为引发银屑病的关键原因,外部环境因素易于渗入人体,与内在之邪相结合,致使气血阻滞,皮肤失去养分,进而诱发银屑病,如链球菌感染也会触发或加剧银屑病症状。
中医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和体质,运用清热解毒、滋阴润燥、活血化瘀、祛风止痒等不同方法对症治疗。中医学同样重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调护,如保持乐观、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等,以促进病情缓解并恢复[5]。这些策略旨在通过调和患者气血与强化器官机能,减轻银屑病病症,从而提升患者生活品质。
2、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分型论治
2.1血热型
寻常型银屑病一直以其难愈、易复发的特性,成为医学界巨大挑战[6]。中医治疗该病有悠久的历史及独有的理念框架,尤其在应对血热型银屑病时,中医治疗显现出其独到之处。中医学称血热型银屑病为“血热内蕴型白疕”[7]。其根本原因在于阴血不足,血热在体内积聚,使得气血运行受阻,进而在皮肤表面形成瘀滞。该类银屑病形态以点状皮疹为主,病情发展迅猛,皮疹呈现鲜红色,同时伴随严重瘙痒感。典型的舌苔脉象为舌色鲜红、苔色浅黄薄弱,脉紧。针对这类情况,中医治疗主要原则为清热凉血、消斑解毒。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中医治疗血热型银屑病,依托传统药方精髓,融入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持续完善疗法。如犀角地黄汤,主要由水牛角、牡丹皮、熟地黄、赤芍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斑的疗效。研究表明,其药材活性成分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延缓炎性反应发展,帮助缓解银屑病各种不适症状[8]。中医治疗注重针对患者具体症状进行个性化调整,如对于便秘者加火麻仁与郁李仁,有助于润滑肠道,促进排便;对于皮肤干燥者加白芍、麦冬,以实现滋养阴液和润泽肌肤的效果。
中医治疗除通过口服药物内部调理外,还特别注重将外部治疗与内部治疗相结合。银屑病治疗过程中,外敷中药、药浴浸泡及药物封包等方法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其直接作用于受损皮肤表面,实现减轻炎性反应、缓解瘙痒及促进恢复的目的。针对血热型银屑病采用中药冷敷能紧致细小血管,缓解炎症导致的红肿,并借助药力实现抗炎、舒缓神经、减轻瘙痒等多重作用[9]。
2.2血燥型
寻常型银屑病在中医学中属“血燥”范畴,认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产生多源于血液中的热量积蓄及血燥引发的风动现象。针对该病治疗,中医着重于遵循“润滑血液、驱散风邪、缓解瘙痒”的治疗理念。凉血可平复血液过热,润燥有助于皮肤滋养,祛风止痒以缓解瘙痒。研究证明,针对血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治疗已取得重要突破[10]。
近年来,专家们基于对古代文献和传统智慧的深度挖掘,并融汇现代医学知识体系,发展出一套更完善的寻常型银屑病疗法,具有凉血润燥作用的草药配方,如凉血润燥汤,被普遍采用,其配方组成包括生地、丹皮、赤芍等以凉血,当归、沙参等以润燥。诸药材合理搭配,不仅能减轻患者瘙痒感,还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皮疹、脱屑等症状。此外,中医还融合了如针灸、拔罐等独特治疗手段,实施全面治疗。针灸通过激活特定的点,作用于人体气血,实现阴阳协调,有助于缓解症状。拔罐疗法有助于将体内湿热之邪排出,对缓解银屑病患者燥热状态具有正面作用。应用这些独特疗法,能提高寻常型银屑病治疗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原理。研究指出,具有凉血润燥功效的中草药有助于推动表皮细胞更新,促进损伤皮肤痊愈,调整患者免疫系统平衡,控制炎性反应,进而有助于缓解病情[11]。中医认为,情绪抑郁可能为激发血液燥热的关键因素,其特别强调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可于治疗期间融合心理指导,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利于疾病痊愈。
2.3血瘀型
中医学中,银屑病的病因病机颇为复杂,血瘀型是关键的病变类型之一。近年来,针对寻常型银屑病中的血瘀证型,中医治疗取得显著进展[12]。银屑病之血瘀证,其病理本质归结于气血阻滞,导致肌肤营养不良。根据传统中医学观点,人体健康离不开气血和谐统一,其中“气”主导着“血”,而“血”则滋养着“气”,两者相辅相成。气血流通受阻,进而形成血瘀,使皮肤无法获得充足滋养,最终表现出银屑病症状。因此,中医在血瘀型银屑病治疗中,将活血化瘀作为核心。近期研究表明,对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中药方剂进行加减以活血化瘀,缓解银屑病患者临床表现,同时降低疾病复发率[13]。
随着现代中医药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大量中药活性成分被验证能治疗血瘀型银屑病,显示出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如丹参、红花、桃仁等,所含有的活血化瘀成分能调节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减轻血液凝集[14]。在血瘀型银屑病治疗中,部分具有抗炎、抗氧化特性的中药得以广泛使用,如黄芩、黄连等,其有效减轻了炎性反应,并有助于缓解皮肤损害相关症状。除运用中草药,还特别强调要从内外两个层面综合调理,包括对日常作息和饮食习惯的细致调整,以及对心理状态的疏导。饮食方面应忌食辛辣、油腻食品,增加清淡且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有助于调整血液循环瘀滞状况。中医学理论指出,情绪抑郁是引发血瘀的关键因素之一,建议患者保持心理健康,减少过度忧虑和紧张情绪。
随着研究进展,传统中医学融合了现代医疗技术,对血瘀型银屑病的探究达到新的深度。如借助于血液流变学能更精确地评价患者血液凝集状况,从而为医疗干预提供支持。中医在治疗血瘀型银屑病时,不仅运用了中药,还吸取了西医光疗、激光等物理疗法的精华,将其与中药相结合,有利于制定全方位治疗策略,提升血瘀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15]。
3、寻常型银屑病的辨证论治
3.1辨证论治原则
以清热凉血、疏风止痒为治疗核心,常用药剂包括生地黄、牡丹皮等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的药材,同时配合荆芥、防风等疏风药材。血虚风燥证典型症状包括皮肤色泽偏淡、肌肤干燥伴有脱皮现象,以及轻微瘙痒感[16]。施治过程中,应着重于滋养血液、滋润干燥及祛风舒缓痒感,常规药方常融合如当归、熟地黄等有助于补血的药材,以及蝉蜕、僵蚕等有助于驱散风邪的药材。皮损呈暗红色,且伴有肥厚浸润现象,属于血瘀证,其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通络散结,可采用桃仁、红花等以活血化瘀。随着中医临床探索和基本研究的进展,大量中药材的抗炎、抗氧化功效及其在调节免疫系统方面的潜力得到确认,为银屑病疗法提供新的方向[17]。金银花与连翘不仅能清热解毒,还能通过减缓炎性反应,从而缓解皮肤受损所引发的红热、肿胀、疼痛等不适感。因此,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并融入现代药理学最新发现,能更精确地挑选中药,从而提升疗效[18]。
3.2中成药
中成药以中药材作为基础,遵循中医药学原理,旨在防治疾病,通过特定配方与制造工艺,转化为不同剂型的中药产品。中成药因服用便捷、剂量精确和品质稳定等优势,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备受欢迎[19]。银屑病治疗常用中成药如银屑灵冲剂和复方青黛丸等,是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混合众多中药材,通过现代制药工艺研制而成,针对银屑病各种证候提供治疗策略。随着制药技术发展和药物研究深入,中成药在银屑病治疗中得到更多应用和发展,多种新兴中成药如银屑颗粒和消银颗粒等逐渐面世,其在优化银屑病皮损状况、减轻皮肤瘙痒症状方面展现出明显的治疗效果,中成药相较于其他药物,不良反应轻,更适于持续服用[20]。未来,随着中成药制剂技术不断创新和药物研究挖掘,其将更广泛地应用于银屑病治疗领域。
3.3外治疗法
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中医外治法展现出独特优势,传统中药熏洗、湿敷和药浴等治疗方式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损区域,从而优化皮肤健康状况,随着中药配方和经皮传递技术的进步,使外部疗法的治疗效果得以增强[21]。中药浸浴疗法属于创新外治方式,依据患者个体证型,挑选适宜的中药配比,以实施浸浴治疗,其结合了温度与药物的联合作用,旨在通畅经脉、平衡气血、清除毒素和瘀阻,对银屑病造成的皮肤损害具有改善效果[22]。同时,通过中药浸浴疗法能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并提升皮肤抵抗力。新近科研成果证明,利用中药材加强沐浴疗法在降低皮肤损伤,减轻皮肤瘙痒感,帮助皮肤屏障恢复等方面取得一定效果[23]。同时,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患者对其接受度较高。中医非药物疗法范畴广泛,涵盖了针灸、拔罐、艾灸等多种方式,不仅限于中药浸浴治疗,这些策略通过激发特定穴位和调理气血的方法,可减轻银屑病症状[24-25]。
4、小 结
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已取得显著进展,通过研究和实践,中医以“辨血为主,从血论治”的原则,对寻常型银屑病进行精细化治疗。针对血热、血燥、血瘀等不同证型,中医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如使用具有抗炎、活血、滋阴生津等功效的中草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同时,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安全性得到广泛认可,其整体调节和多靶点效应显示出独特优势。未来,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研究将继续深入,发掘更多有效的中草药和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也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医与西医的结合点,充分发挥两者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