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前言: 清代名医周徵之曾说:“每家医案中,必各有一生最得力处,细心遍读,是能萃众家之长。”但对中医初学者来说,如何从医案中解析名老中医的理法方药思路是一个难题。今有马继松、吴华强、江厚万、朱建华等知名专家在仔细阅读近百位名老中医的医案类学术著作后,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对选出的精华医案进行了研读与评述,为中医后学研读医案提供了借鉴。其文经人民军医出版社编辑出版为《名家教你读医案》系列。经与作者商洽,开设“名家教你读医案”栏目,选刊部分内容以飧读者。
学界多识,太阳经主人一身之表。外邪侵犯太阳则见头项强痛、恶寒、脉浮等。膀胱经为太阳之腑,太阳经证不解,邪热内传膀胱,邪热与水或血搏结,就有太阳蓄水证或蓄血证之变。
国医大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班秀文认为,妇女以血为主,月经病变,其因虽多,但经者血也,故治月经病不离经血,凡属瘀积引起的经行错后,量少,小腹硬痛,均可宗血证之法辨治。
他还认为,太阳经脉分布在项背而统摄营卫,与少阴互为表里。腰为肾之府,背俞为脏腑气血转注之处,不仅太阳表邪可见于项背,同样,内脏的病变也可以从项背反映出来。如屡次滑胎之妇,多有腰脊胀坠如折之感,施治当用温养冲任,固肾安胎之法。
又太阳为寒水主气,其见证以寒、水、湿为多。妇女的带下病,其原因虽多,但均以水、湿为主,治之多用温肾利水或扶阳化湿之法;婚后多年不孕,如属阳虚宫寒,每每可用温肾暖宫之法而收功。
总之,“背为太阳之主”、“心为太阳之里”,“太阳之根,即是少阴”(《伤寒论翼·太阳病解》)。由于太阳经的病变,不仅仅局限于经脉,而且与脏腑气血息息相关,故对一些按脏腑辨证治之无效的妇科病证,改从太阳经病去辨治,往往可收“柳暗花明”之效。
案1 经行感冒
黄某,女,35岁,工人。
患者一年来经行周期基本正常,色量一般,但每逢经行之时则感冒。现经行第一天,头晕痛,鼻塞,泛恶欲呕,肢节、腰脊酸疼,舌淡润,苔薄白,脉沉。证属经行期“荣弱卫强”,腠理不密,邪得乘虚而入,脉之所以沉而不浮,是血虚不易充形,故仿桂枝汤治之。
处方:当归身12克,桂枝5克,川芎5克,白芍5克,炙甘草5克,生姜5克,大枣5克。
嘱每临经行前服3剂,坚持半年,病不再发。
原按:桂枝汤本为太阳中风表虚证而设,本例取其发汗解肌,调和营卫而收功。所以加入归、芎者,乃妇女以血为主,治经不离血,归、芎温而辛窜,温则生血,辛则通脉,桂枝汤得之,则其效益彰。
案2 妊娠恶阻
赵某,女,28岁,护士。
患者受孕2月余,恶闻食臭,每食即吐,心烦,时吐痰涎,质稀薄,脉细缓,苔薄白,舌质如平。证属胎气上逆,胃失和降,拟桂枝汤调和阴阳,和其营卫。
处方:桂枝5克,白芍5克,炙甘草5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3剂。
原按:《金匮》有“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呕),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本例所见脉证,乃属胃气上逆,不能和降而导致呕吐,故取桂枝汤之辛甘以化气而调营卫,和阴阳,胃气得降,则呕吐可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