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组图]重磅!针灸专业硕士提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心血管科名中医][图文]毛德西 | |
[名家医案]四妙丸加减治疗肺结节经验 | |
[皮肤科名中医][图文]王萍 | |
[骨伤科名中医][图文]林晓生 | |
[名家医案]仝小林院士治疗老年性痴呆 | |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杨春波辨治反流性 | |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杨春波治疗脾胃湿 | |
[名家医案]王昌俊教授中医辨治肠癌经 | |
文章导读:刘丽坤,山西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对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有较深造诣。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直肠癌、肾癌、肝癌、鼻咽癌、舌癌、牙龈癌等实体肿瘤及相关并发症。为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荣誉。本文介绍刘丽坤教授运用经方治疗食管癌吞咽障碍经验。吞咽障碍是食管癌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中以吞咽不畅、吞咽疼痛最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营养摄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刘丽坤教授认为,食管癌吞咽障碍的病机以虚为本,以气结痰瘀为标,治疗上应整体与局部相兼顾,其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及病位的不同运用经方治疗,收效甚佳。本文总结刘丽坤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本病的经验,中医人网站(tcmer.com)收集整理转载如下,以飨同道。 |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突出症状常见于吞咽功能障碍,如吞咽梗噎、疼痛、饮水呛咳等。早期患者往往不予重视,确诊时常伴随远处转移。该病预后差,5 年的生存期约 20%[1]
。
目前,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作为治疗的手段,患者可在总缓解率、总生存期上获益。据研究显示,亚洲的食道癌病例约占全球的 78%,而 49%则在中国。Barrett 食管、胃食管反流、烟草的吸入及不良的生活饮食方式都大大增加了患癌的风险。虽然手术可以做到根治性切除,但对于术中损伤喉返神经,以及术后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吞咽困难的症状仍然存在,而中医药能够有效舒缓患者的吞咽不适,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且在减毒增效、改变肿瘤微环境上效果卓著。
刘丽坤教授系山西省名中医,山西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杏林悬壶三十载,治疗肿瘤经验颇丰,尤善于活用经方治疗肿瘤相关内伤杂病。笔者跟随导师刘丽坤出诊,受益匪浅。文章将对刘师运用经方治疗食管癌吞咽障碍经验进行阐述。
1 食管癌吞咽障碍之病因病机
食管癌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在古籍中并无对应的病名,其总属于中医学“噎膈”的范畴。噎膈一病首见于《素问·阴阳别论》,云“三阳结,谓之膈”。并初步描述了噎膈的症状,《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景岳全书》中提及 :“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医学传心录》言 :“噎膈之病,由于七情过伤,饮食失节,食因气逆则食不下降,气因食阻则气不运行,气、食、痰涎互相凝结,留于咽嗌者为噎,留于胸膈者为膈。”以上均阐述了噎膈的形成与情志、饮食起居、年老劳弱有密切关系,气、痰、瘀交阻于食道,暗耗精血,渐成癌肿致食管狭窄。《杂病广要》语 :“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惊恐是也。虽七证自殊,无逾于气,积之既久,脾胃衰弱,血气虚耗,至于上焦不纳,中焦不化,下焦不渗,展转传变,渐成呕吐、噎膈。”认为中焦土衰是发病的基础,中焦作为气血运化和气机升降的枢纽,血气乏源会演变为三焦失调,阻遏气机。后世医家将噎膈病机归纳为痰气交阻、津亏热结、瘀血内结,后期演变为气虚阳微。
刘师认为噎膈是一个疾病递进的过程。“噎”为吞咽不畅,进食阻塞感,多以气结痰瘀所致的实证为主。“膈”为食入即吐,拒食于外,源于脾胃虚弱无纳食之功,终致阳气衰败。基于历代医家归纳的病因病机,刘师认为食管癌所致吞咽障碍的病机在于局部气结痰瘀,整体以虚为本。
2 病证特点
2.1 食管癌多责于肝脾两脏
《景岳全书·论虚损病源》言:“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凡此为病,气结则噎膈,为呕吐,而饮食不能运,食不运则血气日消,肌肉日削,精神日减,四肢为不用,而生胀满、泄泻等证,此伤心脾之阳也。”总结了脾阳虚损导致的气机周流不畅是噎膈形成的关键。《医原》载:“病先天则从肾起,病后天则从脾胃起。脾胃病则土不生金而金败,金败则水衰,水衰则木枯,木枯则火炽,火炽则水益涸,水涸则龙火起。”脾乃后天之本,化生营气,脾虚气血乏源抗邪之力减弱,则诸病传变。肝主情志,最易乘土,情志伤脾,痰浊内生与气相搏阻碍气机,正如《金匮翼》中所描述,“因七情伤于脾胃,郁而生痰,痰与气搏,升而不降,遂成噎膈。其病令人胸膈痞饮食辄噎,不得下”。从经络上看,足厥阴肝经挟胃,分支上贯膈,循喉咙;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挟咽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故食道乃肝脾两经循行所过,同时也为肝脾同治提供了治疗依据。
2.2 早期症状隐匿
《简明医彀》云 :“总由痰与气结,状如梅核,或如破絮,停于咽嗌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 ;或痰壅热盛,上气喘急 ;或留饮恶心,呕吐涎沫。久久不已,则为噎膈、关格之渐。”症状早期类似于梅核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又类似于反胃一病,患者往往归咎于饮食不洁,实则为食管癌早期的临床表现。患者未予重视,癌毒传变之快,直到出现进食硬物难忍、吞咽疼痛,就诊时已多为晚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