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2. 5 健脾升清法
适用于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者,见面色无华而阴沉,双目无神,常伴头昏头晕,倦怠乏力,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药用: 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升麻、柴胡、葛根、炙甘草。乏力甚者加仙鹤草; 头晕甚者加天麻、刺蒺藜。
2. 6 健脾和胃法
适用于胃强脾弱,脾运化水液之功为胃热约束者,见咽喉干燥明显,咽喉壁充血,小血管扩张,淋巴滤泡增生明显,伴有腹胀、嗳气、胃痛、嘈杂、便秘等症,舌体瘦削,舌质红,苔少,中间有裂纹,脉不一。常用方为四君子汤合清胃散。药用: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升麻、川黄连、当归、生地黄、牡丹皮。腹胀嗳气甚加木香、佛手; 便秘甚加麻子仁、郁李仁。
2. 7 健脾温肾法
适用于脾肾两亏,失于温煦者,见咽喉干燥作痛,但痛势隐隐,遇寒加重,受热反轻,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常用方为四君子汤合缩泉丸。药用: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乌药、益智仁。畏寒甚者加附子、干姜; 肾虚明显者加仙茅、淫羊藿。
3 典型病例
石某,男, 43 岁。1983 年5 月30 日初诊。咽痛3 a,时轻时重,或觉干燥,但不思饮。或感有痰附着于喉壁间,却难咯出。饮食如故,大便微溏,曾诊断为慢性咽炎,多方医治,获效平平。检查: 喉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间隙间黏膜变性肥厚,轻度弥漫性充血。舌薄腻胎,质胖嫩。脉平。医案: 咽喉者,水谷之道路,脾胃之门户。中土一衰,内湿自生,湿郁化热,上扰清道,乃作咽中诸症,治取健脾渗湿一法。方药组成: 太子参10 g,茯苓10 g,白术6 g,白扁豆10 g,山药10 g,桔梗6g,马勃3 g,玄参10 g,金银花10 g,甘草3 g。5 剂,水煎服。上方连进14 剂,顿觉舒服异常。以后以此方为基础,约治2个月而痊。
按语: 慢性咽炎的典型症状有咽喉干涩、疼痛、灼热、干燥、异物感、吞咽不适等。本案患者咽燥难当,常规多认为津液不能濡润之故,而投以养阴之剂。干祖望教授持补脾观念认为,口虽渴但不思饮,痰难咯而便微溏,又兼舌胖嫩且苔厚腻,可知咽干原非火燥,实因湿邪停留中焦,阻滞津液不能上承。脾主运化,若能使脾气健旺,传输精微之职正常,和调五脏,洒陈六腑,上济咽喉,则干燥自除。故取健脾渗湿之参苓白术散为基本方化裁。方中太子参、白术、山药补气健脾,茯苓、白扁豆渗湿健脾,桔梗宣发肺气而通利水道,并载诸药上行,金银花、玄参、马勃清热凉血以利咽,甘草调和诸药。治疗结果满意,本案中,干祖望教授紧抓辨证论治,能透过现象辨出疾病本质,从而以患者病瘳痊愈而告终。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肺肾阴虚,津液不足,虚火上炎,循经上犯,熏蒸咽喉为主要病因。另外,因劳伤损气,肺怯金亏,咽喉失于滋养,或肾虚火旺,燥津灼液,无以上濡咽喉亦可导致本病。干祖望教授认为,现代临床中慢性咽炎患者真正属于阴虚的不过20% 左右,大多数患者属于脾虚证,脾虚难以化生精微,津液难以上承咽喉,亦是本病的重要病理之一,干教授常用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为主方,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适当化裁,每每收到较好的疗效。古代医家多认为,“二术( 苍术、白术) 不入喉门”,因二术性温而燥有伤阴之弊。干教授却认为,脾虚湿阻,清阳不升致咽喉失养而干燥者,取白术健脾化湿,升清利咽,效如桴鼓,好比湿浊黏腻,阻碍精微上承,此时以白术一燥,则死结自开。但偏于阴虚者应慎用,可选白扁豆、薏苡仁等,健脾而不伤阴。尽管本病治疗极不容易,但是只要紧抓辨证论治,还是可以化险为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