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陈辉清主任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荨麻疹时,强调应辨病与辨证、理论与临床相互结合,认为小儿荨麻疹的发生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感受外邪或后天饮食失节密切相关,通过辨证将小儿荨麻疹分为风热相搏型、风寒外袭型、血虚生风型、肺脾气虚型,治疗主要从疏散风寒,疏风祛热,凉血祛风,健脾补肺入手,其谴方用药灵活准确,配伍平和,疗效显著,附录案例3则,以资验证。 |
陈辉清主任系福州陈氏儿科传人,国家级老中医,从事儿科临床50余载,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在治疗儿童荨麻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受益颇丰,现将其临证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1 审视机制了解疾病
荨麻疹又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其临床上可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样瘙痒,有时可伴有腹痛、腹泻和气促等症状[1]。根据发病时间的长短,一般把发病急、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荨麻疹;风团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者称为慢性荨麻疹。本病春季多发,病因复杂,不易查明。荨麻疹属于中医“瘾疹”“风瘩瘤”“风疹块”范畴,陈老认为本病内在因素多由小儿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者久病体弱,气血不足,造成血虚生风生燥;肺脾气虚,卫外失固,腠理不密,肌肤失养,风邪乘虚而入;外因多由外感风寒、风热而诱发,正邪相搏,郁于肌表而发,日久化热,伤及阴液,气虚血亏,久病不愈,而成慢性。一般急性荨麻疹多为实证,慢性荨麻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
2 证治分类
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常先有皮肤瘙痒,然后出现红或白色风团。风团大小形态不一,发生部位不定,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其皮疹1 d之内可发作数次,每次发作快,消失快,最长不超过24 h即可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常反复或成批发出。皮肤对外界物理刺激特别敏感,小儿荨麻疹可有皮肤划痕征,即用指甲划其皮肤,瞬时局部呈现风团样划痕。严重者可伴有全身症状,加高热、头痛、哮喘、喉头水肿、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故陈老将小儿荨麻疹从临床症状上辨证分为风热相搏型、风寒外袭型、血虚生风型、肺脾气虚型。
2.1 风热相搏型
周身或暴露部位出现红色或粉红色风团,剧痒,皮肤扪之热感,遇热增剧,得冷则减,常伴发热、心烦口渴、大便干、溲赤等症,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辛凉解表,祛风止痒。方药:银翘散合消风散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疏散风热;荆芥、防风祛风止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凉血活血、祛风止痒;生石膏清热、苦参清热燥湿止痒。
2.2 风寒外袭型
周身泛发白色、粉红色风团,瘙痒,受风、遇冷加剧,遇热则缓,常伴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不渴等症,舌质淡红、苔白,脉浮紧。治宜疏风散寒,调和营卫。方药:桂枝汤加减,方中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黄芪益气固表,当归、赤芍养血活血,荆芥、防风祛风止痒。
2.3 血虚生风型
皮疹反复发作,多见午后或夜间加剧,常有明显抓痕及皮损,皮肤干枯、脱屑结痂,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缓。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法。方药:当归饮子加减,方中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何首乌养血润燥、活血祛风;黄芪健脾益气,益卫固表;干姜、甘草温中健脾;白蒺藜、防风、荆芥祛风止痒。
2.4肺脾气虚型
皮疹常见于暴露部位,疹色苍白或淡红,遇风、遇冷容易诱发,舌质淡、苔白,脉浮弱。治宜补肺健脾,益卫固表。方药:玉屏风散加减,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防风祛风止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