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药学院 >> 中药鉴别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识别真假白蔹

  • 文章导读:

      白蔹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每年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及细须根,洗净后多纵切成两瓣、四瓣或斜片,晒干即可入药。《本草图经》曰:“白蔹,今江淮州郡及荆、襄、怀、孟、商、齐诸州皆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茎,叶如小桑,五月开花,七月结实,根如鸡鸭卵,三、五枚同窠,皮赤黑,肉白。”其性凉,味苦甘辛,具有清热、解毒、散结、生肌、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痈肿、疔疮、瘰疬、烫伤、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等症。市场上有以葫芦科植物茅瓜的干燥根冒充白蔹,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白蔹的根呈长椭圆形,两头较尖,略弯曲,长约3~12厘米,直径约1~3厘米,外皮红棕色,有皱纹,易层层脱落,内面淡红褐色。纵切瓣切面周边常向内卷曲,中部有一凸起的棱线,斜切片呈卵圆形,中央略薄,周边较厚,微翘起或微弯曲;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呈粉性,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白色或淡红色,可见放射状裂隙;闻之气微,口尝味甜。

      伪品茅瓜:其根呈纺锤形,亦切成纵片或斜片,表面灰黄色,有不规则的皱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常露出黄色维管束;闻之亦气微,但口尝味淡微苦。

      从以上特征可辨别白蔹的真伪。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蔹的水浸剂对同心性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腹股沟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伪品茅瓜不具有此功效,且两者又不属同科植物,故不可代替白蔹入药而贻误治疗。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