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文章导读: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简介 |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最容易伤人,所以祛风的方剂也为临床所常用。但风邪为病,又有外风、内风、虚风等不同;在与脏腑结合起来发生病变时,又有肝风、肾风、心风、肠风等区别;与六淫相合,又有风痰、风湿、风寒、风寒湿、风火、风燥、暑风等差异。风邪又有「善行而数变」的特点,凡是变化多,发病快,时发时止的一些疾病,也常与风邪有关。从近些年来的经验体会来看,西医诊断的某些过敏性疾病,也往往属于中医的「风」邪为病。另外,风邪为病还有:瘙痒、抽搐、振掉、眩晕等特点,凡有这些症状的病证,也常与风有关。总之,应用祛风的方剂时,要注意区分其各种不同,以便与其他方剂或治则结合应用。
「寒」邪致病,在临床上也很常见,并且变化也很复杂。先师张仲景有《伤寒论》专着,来论述伤寒病的变化,给后世垂方立法,千古不磨。在杂病中寒病也不少,它具有疼痛、凝涩、畏冷、清稀、积症、收引、挛缩、发凉、深侵入肾、四肢厥逆等特点。故前人又有祛寒法的方剂。但寒邪也有表里、气血、经络、皮肤、筋骨等的不同,应用祛寒剂时要注意辨证,还要注意变化和兼挟等的不同情况,灵活使用。
「湿」性粘腻、重浊,湿聚还能为痰、为水,又可以与风、热、寒、暑等邪兼合为病。外湿常与风、寒、暑相合,内湿则常与脏腑正气的不足有关,或为外湿误治而入里。湿邪还有迁延留连难愈的特点。 总而言之,祛风、祛寒、祛湿之剂的应用,虽然要注意各自的特点,但又要分析它们常与何邪相兼为害,更要注意正气的强弱和疾病的转化,例如寒郁可以化热,风邪可能化燥,湿邪可以化热,表邪可以入里,里邪可出表外达等等。时时不要忘记「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