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学院 >> 医理研究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文章导读:

气,本是中国古代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周易·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被引进医学领域,用于解释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在中医学中逐渐形成了气的基本概念。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同时以气的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即指出人是“天地之气”的产物。

人体的气是一种活动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不断地运动,流行全身,无处不到,“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就说明人体各个脏器都在进行着升降出入的活动,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气机失调则能变生出多种疾病。

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笔者认为这段话从情志过激、外感邪气、过劳所伤三方面论述了“百病生于气”的发病学观点,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

情志过激

七情是机体正常的精神状态,一般不会致病,但七情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这是指过于愤怒可使肝气失去调达,疏泄功能失常,导致肝气上逆,气机逆乱。表现为面红目赤,呕血,甚则昏厥。

喜则气缓 《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过喜可使心气涣散,精神不集中,情绪激动,甚至心神散越不敛,出现如痴、如狂、嘻笑不休等症。故《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悲则气消 《素问·举痛论》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这是指过悲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而导致疾病。故《灵枢·本神》说:“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

恐则气下 《素问·举痛论》说:“恐则精却,久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由下焦脏,故气下矣。”这是指恐惧伤肾,肾气不固,气泄于下,表现为二便失禁、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 《素问·举痛论》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这是指由于突然受惊使气乱,导致疾病发生,表现为惊慌失措,惶惶不可终日。

思则气结 《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这是指忧思过度,致脾胃运行失职,气血生化不足,营养无源,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机体而致病,表现为腹胀、纳呆、便溏等症。

外感邪气

自然界的正常气候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但是当气候的变化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寒则气收 《素问·举痛论》说:“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这是指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筋脉挛急。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肢节屈伸不利,肢端冷麻等。

炅则气泄 《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这是指火热之邪使机体腠理开,大汗出,气随汗出而外泄。表现为咽干口燥,乏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

过劳所伤

劳则气耗 劳是指过劳,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三类。《素问·举痛论》说:“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这是指长时间过度劳累则伤气,气不足则不能抵御外邪,从而导致病的发生。劳力过度表现为乏力、神疲消瘦等;劳神过度表现为心悸、失眠、健忘,腹胀、纳呆、便溏等;房劳过度表现为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阳痿、遗精等。

综上所述,气不仅是构成人和世界万物之本,气的失调也是形成疾病的根源,“百病生于气”是对人类疾病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对它的研究有利于指导我们临床治疗疾病时从气论治,进而抓住疾病的根本,真正做到“治病求本”。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