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学院 >> 医理研究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口渴 小便不利”浅析

  • 文章导读: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方由“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共七味药组成。

      笔者初学柴胡桂枝干姜汤有两大困惑:

      其一,条文中提到“小便不利而渴”这一症状,它的病因病机各是什么?在《伤寒论》第71条五苓散证中亦提到“小便不利而渴”的症状,仲景用猪苓茯苓泽泻导水下行,以通行小便;白术健脾益气,助脾运湿;桂枝通阳化气以行水。概言之,以五苓散一方面利小便,一方面助膀胱气化,使水津四布以止渴。反观柴胡桂枝干姜汤中有桂枝却无利水之药,又是为何?

      仲景组方遣药极为精道,有是证用是方,不肯多用一药。这两条中共同提到的“小便不利而渴”病机难道不同吗?

      其二:第147条提到“但头汗出”作何解释?《伤寒论》中提到治疗出汗的方子有很多,却很少指出出汗的部位。

      一日读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此书中对于这条症状的解释如下:小便不利而渴者,汗下后亡津液,内燥也。今但头汗出,而余处无汗者,津液不足而阳虚于上也。

      假若真如成氏所说,解小便不利而渴,为亡津液内燥,岂可用桂枝干姜,使津液更伤;解头汗出为津液不足而阳气虚于上,岂可用柴胡黄芩,使阳更虚?这两个困惑一直伴随着我,直到笔者有幸跟随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三部六病(山西著名老中医刘绍武创立的医学理论)研究室主任马文辉老师抄方学习。

      马文辉说: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为少阳太阴合病,主治少阳实热合太阴虚寒证。本条伤寒初起就是柴胡证,五六日之间,开始以麻黄误汗,后又用承气误下,邪气非但未解,反增汗出,心烦,小便不利。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为初始证,口渴、小便不利,心烦、但头汗出是误汗误下之后的变证,同时还应该补充下利一证。

      由于柴胡证未解,伴有渴而不呕,因此小柴胡汤去燥热伤津的半夏、生姜,加清热生津的瓜蒌根。用桂枝甘草加牡蛎汤止汗、除烦,干姜甘草汤温中止泻,共同救治误汗误下之变证。

      五苓散证中“小便不利而渴”系胃肠对水的吸收功能差,导致水津不能四布而出现组织缺水,刺激饮水中枢,形成口渴;口渴又刺激大脑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从而导致小便不利;患者大量的饮水自救,出现胃肠蓄水、水入即吐的“水逆证”。

      故治疗口渴、小便不利的胃肠蓄水证,必须用白术健脾燥湿,桂枝温阳行水,促进胃肠道对积水的吸收,以增加了血容量,改善由于组织间缺水而引起的口渴一症;茯苓猪苓泽泻联合用药,以解除大脑中枢由于分泌抗利尿激素而引起的小便不利。

      这样整个水代谢过程得到调整,达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之目的,则诸症可愈。

      虽五苓散证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都有“小便不利而渴”,但五苓散证属太阴虚寒的胃肠蓄水证;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除了太阴虚寒证以外,还有津伤热郁的少阳实热证,属少阳、太阴合病,所以前者用淡渗利湿的茯苓猪苓泽泻治疗口渴、小便不利,而后者却用清热滋阴的天花粉治疗口渴、小便不利。自此,两条困惑消解。

      马文辉在临床中常以柴胡桂枝干姜汤来治疗少阳、太阴合病之胸胁苦满,泄泻、口渴、小便不利等证。现附医案一则,以助理解。

      李某,女,25岁,2011年4月20日初诊。主诉:心下痞满微痛3天。伴口苦,口干,吐酸,嗳气,纳呆,小便不利,腹泻。舌淡红苔薄白,脉濡。有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

      处方:柴胡15克,黄芩1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瓜蒌根15克,牡蛎30克,炙甘草10克。

      上药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服。

      4月28日二诊:心下痞满消,二便调。偶有纳呆,吐酸,胃胀,于4月20日方加生鸡内金15克,茵陈15克,五灵脂15克,川楝子15克,陈皮30克,白芍30克。继服7剂。半月后病人因外感来诊,而之前诸症未发。

      按:患者心下痞满微痛,口苦,口干,吐酸,小便不利系少阳实热证,邪郁少阳,枢机不利,故用柴胡黄芩、瓜蒌根、牡蛎开郁清热,通调三焦;纳呆,嗳气,腹泻,脉濡,系太阴虚寒证,故用桂枝干姜降逆平冲,温中散寒。

      马文辉在临床中秉承三部六病治疗胃炎、胃溃疡的思路,用川楝子疏肝泄热以消炎,五灵脂活血化瘀,解痉止痛,二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之功,对胃炎引起的胃痛有极强的针对性。陈皮白芍为取枳实芍药散之意,以平肝、解痉、止痛,缓解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胃痛、胃胀。鸡内金、茵陈是他常用的一组对药,茵陈能清热利湿、疏通胆管,加强胆汁排泄,消除黄疸,是一味利胆要药;鸡内金含有胃激素,可促进胃黏膜新生,帮助消化。

      总之,在准确辨证基础上结合患者胃镜检查报告,本方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主方,加味五灵脂、川楝子、鸡内金、茵陈、陈皮白芍等药物,对慢性胃炎引起的胃痛收到良好的效果。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