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画
名称 |
别名 |
产地 |
性味 |
功效 |
主治 |
用量 |
注意事项 |
嘉兰 |
舒筋散,何发来 |
云南,西藏 |
苦,温,剧毒 |
消肿散结,止咳平喘,镇痛 |
痛风,支气管炎,哮喘,毒蛇咬伤,乳腺癌,食道癌,鼻咽癌,淋巴肿瘤,白血病,白塞氏病,肝硬化 |
本药主要是用来提取秋水仙碱注射液 |
严禁内服 |
蔷薇花 |
刺花,白残花,柴米花 |
浙江,江苏 |
甘,凉 |
清暑,和胃,止血 |
暑热吐血,口渴,痢疾,疟疾,刀伤出血,呕吐,不思饮食 |
3~6 |
|
蜡梅花 |
腊梅花,黄梅花,铁筷子花,雪里花 |
江苏,浙江,四川,贵州 |
甘,微苦,温 |
解暑,生津 |
热病烦渴,胸闷,咳嗽,烫火伤,小儿麻疹,百日咳 |
3~6 |
|
蜘蛛香 |
豆豉菜根,九转香,雷公七,马蹄香,鬼见愁,臭狗药,磨脚花,连香草,香草子,养血莲,臭药,乌参 |
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 |
辛,苦,温 |
行气,散寒,活血,调经 |
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肺气肿,风寒感冒,脚气,月经不调,胃气痛,小儿疳积,关节痛,疟疾,毒疮,劳伤咳嗽,阳痿 |
3~5 |
|
蝉花 |
虫花 |
浙江,四川,云南,江苏 |
甘,寒 |
定惊,止疟 |
小儿惊风,小儿夜啼,心动不安,疟疾 |
3~6 |
|
漆姑草 |
珍珠草,牛毛粘,地松,大龙叶,羊儿草 |
江苏,贵州,四川,湖南,云南 |
辛,苦,凉 |
提脓拔毒,利水消肿,抗癌 |
秃疮,跌打内伤,漆疮,蛇咬伤,虚汗,盗汗,淋巴瘤,白血病 |
6~15 |
治疗癌症时用量为30克左右 |
赛金刚 |
曲莲,细叶锣锅底 |
云南 |
苦,涩,寒 |
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收敛止痛 |
细菌性痢疾,肠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牙周炎,暴发火眼,泌尿道感染,脓肿,外伤出血 |
6~9 |
心脏病患者慎用 |
|
|
|
|
|
|
|
|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