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医药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多学科齐发力 让癌症不再可怕

  • 文章导读:4月22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广医一院”)肿瘤医学中心正式成立。成立仪式在投入运营不久的大坦沙院区举行,广医一院呼吸学科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担任中心荣誉顾问,院长黄锦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担任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为17个分中心颁授牌匾。

     

     “多学科汇聚肿瘤医学中心,让癌症不再可怕!”这是钟南山院士对中心的期许。

      而在今年的肿瘤宣传活动周期间,该中心多学科专家接力科普,支招如何早防早治远离肿瘤,让公众不必“谈癌色变”——

      肺结节/肺癌:

      一体化诊疗 寻找“最优解”

      近期在大坦沙院区新开设的胸部肿瘤综合病区,广医一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通过多年积累,形成了一项特色——肺结节/肺癌一体化诊疗,融合多学科诊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一体化的基因检测、手术、放疗、药物治疗等诊疗,寻求最优解决方案。这种诊疗模式在提高肺癌/肺结节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让患者免于在多个不同专科奔走,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少走弯路。

      特色技术之一:

      “无管”微创助患者快速康复

      4月7日,早期肺癌患者王姨(化名)成为大坦沙院区胸部肿瘤综合病区的首批病人。在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医一院胸外科、器官移植科、肿瘤科学科带头人何建行教授带领下,胸外科、麻醉手术科等多学科团队为她详细评估、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

      4月14日,何建行教授团队成功为王姨实施了 “无管”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前无需导尿管、术中无需气管插管、术后无需胸腔引流管。术后第一天,王姨便顺利出院,还一出院就跟亲友一起去“叹茶”。

      早在2011年,何建行教授团队首次在国际上开展这项无管微创手术,避免了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对气道和肺的损伤,使手术在缩小切口的基础上提升到功能保全的境界,还免除了术后引流管带给患者的痛苦。结合术前荧光定位、裸眼3D显示等技术,使早期肺癌患者术后24小时内出院成为可能。

      这项技术被评为“2016年世界胸科麻醉领域最值得关注学术进展之一”,在国内300余家三甲医院应用,更有美、英等20多个发达国家的200余名专科医师前来学习,其中不乏麻省总院、梅奥诊所的精英。

      特色技术之二:

      肿瘤全病灶活检

      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活检是重要依据。何建行教授说,传统活检只取针头大小的组织物,不能代表整个病灶。因肺部肿瘤多由不同细胞构成,某些药物只能“对付”特定细胞,整体病灶治疗好转又恶化,以为是耐药,其实更可能是未被“治服”的其他类型肿瘤细胞在“作祟”。

      何建行教授团队发挥无管微创技术优势,首次提出晚期肺癌全病灶活检的确诊方式,可以拿到足够多的标本做基因学分析。“这大大提高了基因检测成功率,并有助清除造成耐药的顽固细胞。”病区负责人梁文华教授介绍,这对指导用药、改善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大有帮助。该团队基于基因突变、免疫状态选择针对性药物,结合外科切除、放疗等传统手段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生物治疗等新型疗法,减少高毒药物的使用,使30%以上中晚期肺癌达到长期控制、临床治愈。

      率先提出

      “重症肺癌”“癌肺同治”

      近年来,广医一院肿瘤内科充分挖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平台优势,探索有呼吸学科特色的胸部肿瘤诊疗之路。该肿瘤内科中心(一区)主任周承志教授带领团队,专注重症肺癌、胸部罕见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小细胞肺癌、细胞免疫联合治疗、肺癌合并慢阻肺或间质性肺病、肺癌局部治疗等特色临床技术项目,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重症肺癌”概念,牵头发表第一版“重症肺癌国际共识”,提出了“癌肺同治”“ PS评分具有可逆性和波动性”“抗肿瘤药物升降级”等全程管理理念,丰富了肺癌诊疗内涵,使更多患者获益于现阶段各种技术的个体化运用。

    [1] [2] [3] [4] [5]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