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
2012年8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上海复旦大学于娟博士患乳腺癌听信“神医”的“饥饿疗法”而离开人世,让人深感痛惜。
节目中那些所谓“神医”是通过把自己包装成“国际肿瘤防治专家”、“中国影响力人物”等,然后以“自己曾经得癌症治愈经验”和在山村寻找到的“中医秘方”等加上“托”的现身说法来迷惑患者及家属,使其上当受骗,最终“人才两空”。
让笔者感到气愤的是又是一个用中医为遮掩忽悠患者的“神医”。虽然是典型的诈骗行为,还是再次把中医与医骗联系在一起,即是对中医的侮辱,也是对老百姓生命的不尊重。所以笔者以中医师的身份呐喊-----别再让中医成为谋财害命的替罪羔羊。
现在“神医”的包装第一要素就是“获得什么证书、什么奖”。这点说明医疗行业的精神文明、荣誉奖励等方面的监管出现“漏洞”,一些骗子盯着了这个“空子”,擅自把自己“专家化”、“大师化”、“名人化”等等包装。“假包装”装在“真包装”里,这些骗子就成了耀眼的“神医”。
据笔者观察,有的合法医务人员也听信那些“花钱就获奖”、“花钱就是专家”……的“神医包装模式”,从而在行业中“称王”。非法行医包装成“神医”骗取患者的行为属于诈骗,医务人员包装成“神医”忽悠患者的行为又是什么呢?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所以应该加强这些滥发“证”的监管。
“神医”包装的第二点就是用中医为主。捏造什么祖传中医、在什么中医药大学毕业等等来包装自己,绝大多数的“神医”为了遮掩自己而成真,故意买一些中医书籍来死记硬背,在受害者面前谈起中医理论一套一套的,蒙使患者上当。这充分说明中医的队伍应当净化,特别是把真中医公开化,中医行业规范化。
犹如方舟子说,“为什么‘神医’大都是中医?”难道真的是方舟子说的,“只要用几个中医术语编一套说辞,就俨然成了‘养生大师’、‘中医大师’,这也是因为中医的门槛太低,不具有专业性。”这倒也未必,但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神医出山”过程都以中医为“专长”去骗取患者呢?这值得深思,尤其是中医行业管理部门更应该深思。
“神医”包装的第三点就是“用疗效说话”。由于受历史、社会、文化等影响,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同,造就很多人相信医学随时有奇迹出现,相信农村中医有“藏龙卧虎”的水平。在“用疗效说话”的医疗行业时常出现“金奖银奖不如患者夸奖”的情况,患者很容易相信“同病相怜”。故很多“神医”都会用所谓的“曾经病人”来现身说法,鼓吹“神医”的“神术”和“医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