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养生健康 >> 疾病预防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如何从出汗的时间和部位来分辨疾病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繁体中文 分享
  • 文章导读:

    出汗也能分辨疾病?确实,从出汗的时间和部位来分辨疾病。因为出汗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现象:外界温度太高会全身出汗;精神紧张或痛觉刺激时会手心、脚心出汗;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会脸上冒汗。不过,除了这三类情况,其它不该出汗的时候有汗或出汗过多都应该引起重视。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故汗是由于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达于体表而成,汗是由津液所化。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的作用。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的出汗。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可见出汗,属于生理现象。若当汗出而无汗,不当汗出而汗出,或仅见身体的某一局部汗出,属于病理现象。病理性的有汗或无汗,与正气不足和病邪侵扰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所以,中医常常根据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病邪的性质。

    首先要排除是否疾病所致。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偏瘫脊柱外伤、肿瘤、结核等都会导致异常出汗,并伴随明显的相应症状。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控制病情,而后多汗情况就能解决。当然,更多的情况是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异常出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按出汗时间分:

    一种是白天出汗过多,称为“自汗”: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阳虚的表现,由于阳气亏虚,不能顾护肌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故见自汗。每当活动则更加耗伤阳气,因而汗出尤甚。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黄芪人参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另一种是晚上出汗: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潮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的表现。因为入睡之时卫阳入里,肌表不固,虚热蒸津液外泄,故睡时汗出;醒后卫阳复归于表,肌表固密,虽阴虚内热,也不能蒸津外泄,故醒后汗止。若气阴两虚,常有自汗、盗汗并见。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辛散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按出汗部位分:

    一、为头汗过多,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如山楂麦芽、谷芽、鸡内金等煎水分服;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禁忌肥腻煎炸之物。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二、为手足心多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三、为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所致。中医认为“汗为心液”,心阴不足,心液失摄,故致异常汗出。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身。平时可以鸡蛋黄同阿胶共服,以养心增液。

    四、半身汗出,指身体一半出汗,另一半无汗,或见于左侧,或见于右侧,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无汗的半身是病变的部位,多因风痰或瘀痰、风湿之邪阻滞经络,营卫不得周流,气血失于和利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即属于这类病变。半身汗出多见于中风病、痿证及截瘫病人。

    按气味辨别:正常的汗没有明显的腥臭味,如果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证有关,属肝热,这种情况可通过清淡饮食,或用中药菊花、茵陈等泡水饮用;若腥臭明显,应找大夫诊治。此外,若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胸闷、恶心、心慌、四肢无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属于中暑先兆,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补充一些淡盐水,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症状不能恢复或严重者,要及时就医。腋下随汗出散发阵阵臊臭气味者,属于湿热内蕴所致,可见于狐臭病。

    除上述情况,还有一些出汗表现,如汗液颜色的改变,有黄汗、红汗、黑汗等,这种情况需由医生综合判断后诊治。如果重病的病人突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或大汗、呼吸急促等,每可导致亡阴、亡阳,又称“脱汗”,则预示着病情的凶险。
       
    总之,一旦异常出汗的情况严重或伴随其他严重表现,应及时就诊,以免拖延病情。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