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养生健康 >> 老年养生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饮勿醉色勿迷 乾隆九大长寿秘诀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光明网 繁体中文 分享
  • 文章导读:

     

        6、足常摩

        摩足就是经常按摩足的底部。摩足是我国流传以久的自我按摩法,古今中外皆有之。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把“擦脚”作为一项重要的健身法宝。数十年如一日,早晚摩足,从不间断,直到晚年仍精神抖擞,老而不衰。中国有句老话“富人吃药,穷人烫脚”,又说“富人吃人参,穷人搓脚心”。医学界也普遍认为“人之衰老始于足,足血盈,则身心健”。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搓摩足心,可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该处的神经末梢,促进尿酸排出,祛病延年。根据中医理论:常摩足心,有滋阴降火,强腰健肾,益精补髓的功效。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脚底之涌泉穴乃足少阴肾经之开穴,通足太阴脾经与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又与其他经络相联。三条阴经既通,则可调整其他经络,平衡各臓腑,以达延年益寿之目的。

        摩足的方法:(做前最好先烫脚。)人端坐椅上或与小腿等高的床、凳上,自然放松。然后抬起左腿,将小腿放在右腿大腿上,脚心朝外,左手扶着左腿腕,用右手手掌(劳宫穴),搓左脚脚心120下。搓完后放下左脚。再用此法搓右脚脚心120下。(以两脚心自觉有微微发热为好。)

        7、 腹常运

        运腹其实就是顺时针方向揉腹。现代医学告诉我们:食物进入后,由于消化系统的运动与分泌机能,使食物不断向下推移,不断地被消化、吸收。不被吸收的残渣遗留在大肠内,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若肠胃蠕动不正常,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较久,水分被吸收过多,就会形成便秘。有资料说明,粪便停留时间过长是美容的大忌,更有甚者,还会诱发直肠癌。腹部的自我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防止胃肠潴留及便秘。以达健体强身的目的。  运腹的方法:睡觉时将双手搓热,相迭于上腹部,剑突下为开始,顺时针方向经神厥穴(肚脐)、丹田附近又回到始点,一周作一下。如此共轻轻揉摩100下。随着按摩次数的增加,胃肠部会有一些反应,如打嗝、肠鸣、肛门排气等,这些都是良好的生理反应,是胃肠刺激的结果。应该注意的是,在空腹和饱食后不要按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适得其反。

        8、肢常伸

        伸肢就是四肢经常进行伸展运动。现在是人所共知: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可使肌肉有充分的血液供应,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使肌肉粗壮有力,富有弹性,收缩能力增强,身体变得更加健壮。运动系统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控制下进行的,运动可以使神经系统反应更灵敏、更协调,使人的精力变得更充沛。四肢的经常运动,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代谢,能使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特别是可以使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富贵病。

        伸肢的方法:诸如“五禽戏”,“太极拳”,“广播体操”等武术与体操都是较好的伸展四肢的运动。本文提倡使用“第八套广播体操”。

        9、 肛常提

        提肛就是聚精会神地收提肛门。直肠和肛门所处的位置,静脉血回流容易受阻。现代医学认为,提肛是通过使肛门周围的肌肉及软组织一张一弛的运动,可以改善该部分的血液循环,增强肛门括约肌等提肛肌肉群的功能用以预防及治疗因为该肌肉群松弛所引起的疾病,提高肛门、直肠的抗病能力。能防治痔疮、前列腺增生、大便失禁和女性应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子宫脱落等疾病。

        提肛的方法:提肛时可采用卧式,也可采用坐式、站式,随时随地可做。具体提肛方法是:全身放松,将臀部和大腿并拢,(除了提肛肌群,腹部、大腿、臀部均不需用力)做深呼吸。吸气时,持续提收肛门5秒;呼气时,肛门放松5秒。一提一松为一次,如此重复15次,每天2~3次。此法练习者注意:肛门局部感染、痔疮急性发炎、肛周脓肿等患者暂不宜使用。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