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根据本病风湿痰癖痹阻经络的病机, 汪教授以散风、祛湿、化痰、消疲为治则, 并参考朱丹溪“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 结合多年临床经验, 自拟加减痛风方: 生麻黄、桂枝、苍术、熟附子、防风、防己、制天南星、桃仁、红花、威灵仙各10g, 鸡血藤、雷公藤各15g , 全蝎3g 。临证应用时, 根据疾病寒热虚实的变化, 结合辨证用药, 随症加减。
3 辨证要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 祛邪可安正。汪教授认为, 患者就诊时大多是急性发作, 以疼痛、肿胀为主, 针对本病风湿痰癖痹阻经络的病机, 祛邪为首要, 邪去脉络痹阻可通。疼痛为本病主症, 汪教授经多年研究, 认为止痛分为4 个步骤: 一是按风寒湿热痰癖虚辨证治疗; 二是用麻桂乌附祛风宣湿, 温经通络; 三是取虫类药搜风剔络止痛; 四是选用雷公藤止顽痛。痹证多寒, 寒主收引凝滞, 寒邪偏胜则疼痛, 故痹痛多以寒邪为主因, 寒与风湿相合而成寒湿痹, 或寒湿郁久化热, 而致寒热夹杂, 且热证大多只是病程中的某一阶段, 为时较短, 热象消退后, 又可转为寒证。痹证虽寒证居多, 热痹亦绝非少见, 尤以寒热错杂证多见, 纯属热证者较为少见。《温病条辨》指出: “ 因于寒者固多, 痹之兼乎热者亦不少” 。因此, 清热之法不可忽视, 在疾病急性活动期表现为肢体关节红肿疼痛, 局部扣之灼热且身热烦渴者, 清热之法更不可少。风热较盛者用白虎桂枝汤加减; 湿热较甚者用四妙丸加味; 寒热错杂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久痹不已, 应重视益气养血扶正。痹证迁延日久, 邪深而正气虚弱, 不可一味祛邪, 应重视扶正。汪教授指出, 中药祛风湿药物有效量和中毒量非常接近, 用之要大胆而慎重, 宜微微汗出邪可去, 否则汗多邪不去反易伤正。
4 病案举例
孙某, 女, 53 岁,1997 年8 月26 日初诊。患者两手指及两足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已12 年, 关节畸形, 近月加重, 晨僵近2 小时, 活动后好转, 但仍不能握紧, 上领骨不利, 张口困难, 舌质紫暗, 脉细弦。多次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治宜祛风湿, 化痰痕, 佐以搜风通络。处方: 麻黄、苍术、桂枝、防风、防己、制川乌、威灵仙、制天南星、积壳、蜂房、莪术各10g, 全蝎(研末吞服)3g , 雷公藤15g ,虎杖30g。每天1剂, 水煎服。服14 剂后, 手足关节肿痛好转, 晨僵少于1小时。继续以此方加减治疗3月, 病情明显好转, 晨僵已少于半小时, 疼痛显著减轻, 复查类风湿因子阴性。继续守方辨证调理, 病情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