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3 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
陈老常说: “医者在临证时应该灵活运用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的原则。”治病求本是医者之理想,然病情多变, 其本难求, 而许多慢性皮肤病, 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复杂的变化, 当出现新发病时必须“ 急则治标”。如在治疗急性接触性皮炎时, 由于这类疾病病发迅速, 有时控制不及时会波及全身, 导致系统性接触性皮炎。此时陈老常用重剂清热凉血解毒之品独治其标, 并用马齿苋30g ,煎水冷敷局部以救急, 同时积极寻找并去除致敏原, 此时, 可不必顾及患者素体的强弱虚实。而有些年老体弱者患带状疱疹, 在疱疹消退后常遗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治疗中最棘手的难题, 常经久不愈, 疼痛难忍。陈老在治疗这些病人时认为: 虽然疼痛是由于余毒未清, 气滞血瘀所致, 但根本原因是年老体衰, 气虚不能驱邪外出,故必须益气扶正补虚为主, 重用黄芪、太子参以培中气, 缓则治本, 常能收到奇效。
验案举例: 孙@ @ , 女, 70 岁, 2001 年12 月19 日初诊。病史: 患者半年前左胸背部起红斑水疱伴疼痛, 在当地某医院诊为“带状疱疹”。经治疗, 皮疹虽干燥, 结痂, 但疼痛不减, 痛苦万分,多方治疗无效, 患者抱着一线希望慕名求治于陈老。查: 左胸乳下至左背部暗红色色素沉着斑呈带状分布, 局部疼痛拒按, 舌质红苔薄白, 脉细。陈老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药用太子参、板蓝根、忍冬藤、云苓各20g , 黄芪、怀白芍、生地、徐长卿、当归各15g, 生栀子、胆草、元胡、陈皮各10g, 甘草6g。服药14 剂, 疼痛明显见轻。后又守法加减服药21 剂疼痛完全缓解, 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4 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整体观念, 二是辨证论治。陈老常讲: “ 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祖国医学的精髓。《内经》 云‘有诸内必形诸外’ , 故不要把皮肤病看成是简单的皮肤损害, 外在的皮损往往是由‘内因’造成的, 是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外在表现。” 陈老在治疗皮肤病时强调辨证论治,注重外病内治, 常通过内服药调整脏腑气血而获效。如神经性皮炎, 陈老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郁闷不舒, 心火上炎, 以致气血运行失调, 经脉失疏, 日久耗血伤阴, 血虚化燥生风; 也有因脾蕴湿热, 复感风邪, 蕴阻肌肤而发病。如症见皮损色红, 心烦易怒或精神抑郁, 失眠多梦, 口苦咽干,舌质红, 脉弦滑等症。此为情志内伤, 肝郁化火。治以舒肝解郁, 凉血疏风为法。若症见皮损呈淡褐色, 肥厚粗糙, 瘙痒剧烈, 夜间尤甚, 大便溏薄。舌苔白腻或薄白, 脉濡缓, 则辨为脾湿不运, 外感风邪, 治以健脾利湿, 养血疏风。
验案举例: 刘@ @ , 男, 56 岁, 2001 年10 月17 日来诊。病史: 3 年前饮酒后颈部瘙痒, 逐渐加重, 后波及腰部、骶尾部, 多方治疗无效。查: 颈部、腰围部、骶尾部皮损成片, 粗糙肥厚呈苔藓样变, 边界不清, 伴有抓痕及血痂, 瘙痒剧烈, 夜间尤甚, 心烦易怒, 失眠多梦, 舌质红, 脉弦。陈老辨为肝热血燥, 治以清肝泻热, 兼以养血安神。药用胆草、生栀子、丹皮、赤芍各10g, 夏枯草、生地各20g, 丹参、白蒺藜、白鲜皮、生龙齿、枣仁、鸡血藤各30g。服药7 剂后, 皮损不痒, 夜寐安。复诊仍守法加减, 21 天后疹愈。治疗期间患者未用任何外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