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王国三是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原中医医院院长,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国际中医心病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唐山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王老师临证60余载,治疗心系疾病颇有见地,用药更有规律可循。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将其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王老师认为,胸痹心痛病机,心气虚损是根本。心居胸中,胸为清阳之府,不为阴邪所干,若人将衰老,元气亦衰,血失充养,运行不畅;或心气损伤,心阳不振,脉道不利,即可发生本病。王老师临证紧抓心气虚损之病机,运用益气养心法,补元气,养心血以治其本,常用生脉散合白芍、当归益心养血。生脉散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原用于治疗暑热汗多,耗气伤液,久咳肺虚,气阴两伤证。王老师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心主血,血液运行赖肺气推动,方可循环不息。气伤主要是宗气伤,宗气乃指心肺之气,如《灵枢·邪客》云: “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故用人参大补元气,麦冬补肺胃之阴并滋心阴,五味子收敛耗散之气阴,敛肺气及心气。三药合用补气益阴,使气阴充足而血脉复,并在本方基础上酌加当归、白芍,当归为阳药,补血和血行血,白芍乃阴药,补血敛阴,两药合用,补血和血敛阴。临证无论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炎及各种心律失常者,证属心气不足,均用本方加减,每每收效良好。
2 金铃子散合姜黄、郁金。行气止痛
王老师治疗胸痹心痛,虽以益气养心为主,但注重标本兼顾。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临床表现各有不同,治疗须标本兼顾,既着重本虚,又顾及标实,若出现心气不足,血行不畅,脉络瘀阻,不通则痛。如《灵枢·刺节真邪》日: “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胸痹主要病机是血脉不畅。故王老师在补益心气时,常以金铃子散理气活血,本方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具有行气疏肝、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郁有热、心腹胁肋诸痛。方中以延胡索行气和血止痛,川楝子疏肝泄热。王老师认为,治心气不足用疏肝之品,其理有三:一是金铃子散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二是胸痹心痛发作多有诱因,以情志不调者居多;三是发病后因疼痛而焦虑、恐惧者多,导致肝气不舒。因此,用其既调肝气,又活血止痛,并加郁金、姜黄以增行气活血止痛功效,郁金入气分, 《本草衍义补遗》云: “郁金,因轻扬之性,古人用于治郁遏不能散者” ,姜黄入血分,能宣通血中之气,使气行而血无壅滞,两药助金铃子散行气活血以定痛。王老师无论治疗胸痹心痛或真心痛或厥心痛,均用金铃子散合郁金、姜黄,行气活血止痛,尤其是连及后背痛甚者,姜黄量用至15g以上,方可收良效。
3 定志小丸合酸枣仁,养心安神定志
小丸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人参、石菖蒲、远志、茯苓组成。原文载: “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发,暮瘥朝发,狂眩方”,主治神志方面的疾病。《内经》云: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王老师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总归于心,心系疾病,由于起病较急,症状较重,易使人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加之心气已虚,心神失养而易出现失眠、多梦、心烦、神情焦虑等神志方面病变。根据这一发病特点,王老师治疗心系疾病同时,兼顾患者神志方面,即便无明显神志症状,亦用养心安神之品,以助心系疾病的恢复。用定志小丸中人参大补心气,石菖蒲、茯苓、远志开窍安神定志,合酸枣仁养心宁神。使心神安定而诸症减轻。
临床上尚可见以胸闷、憋气为主症之胸痹,并见脉沉而迟,相当于现代医学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报道中医药治疗本病颇有效验,多从阳虚论治,注重温通心肾之阳,但所用药物多为温通、助阳之品。王老师认为,偏用温阳、助阳之药,短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不稳定,易复发。根据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同时在冠心病、心肌炎等病基础上发病,其基本病机是本虚,心气阴两虚为本,不单纯是心阳或肾阳虚衰。《景岳全书》云: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本着“阳无阴则无以生,阴无阳则无以化”之意,治法以阴阳并调。因此,用生脉散补气养阴;麻黄附子细辛汤善治少阴阳虚。两方合用,阴阳并调,水火相济,久服元阴阳偏盛之弊。临床用此方加减治疗病窦综合征30例,总有效率达90%。
王老师治疗心病同时,注重顾护脾胃,常用三仙、鸡内金合枳壳。其依据有三:一是劳则补其子,助气血化源,心和脾胃是相生关系,即所谓“火生土”。脾胃运化精微,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化源不足,不能生血以养心,则加重病情。 《备急千金方》对治疗虚损病提出劳则补子的治则,即“心劳补脾”。《灵枢·营卫生会》亦云: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脾胃论》则日: “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也”;二是用以运化脾胃,助药力发挥。治疗心病,补益药较多者,易滋腻脾胃,影响纳化功能,如脾胃功能失常则药力难以发挥其正常作用,而影响药效;其三是三仙、鸡内金、枳壳均为动药,王老师临证选药,注意动静结合,阴药多静,阳药多动,阴药需阳药推动才能充分发挥其滋养作用。因此,在大队补益药中,常选用三仙、鸡内金、枳壳,乃因其药性平和,久服不害正气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