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4 病案举例
例1: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病变 宋某,男,56岁,2005年8月10日初诊。对称性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肿痛,伴晨僵5年。5年前在上海某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曾用甲氨喋呤、硫唑嘌呤、氯喹治疗,症状未明显缓解,加用强的松后,症状一度改善。近半年来患者出现干咳,双膝关节僵痛,行肺部高分辨断层摄影术(HRCT)检查示:双肺中下部詹玻璃样改变,提示肺间质病变。类风湿因子1:300;血沉22n m/lh。双膝x线摄片示:骨质侵蚀、囊性变,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已停用甲氨喋呤。患者双膝关节微肿,疼痛僵硬尤以晨起为甚,晨僵超过1小时,咳嗽,痰黏难咯,动则气急, 胃纳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腻,脉滑。证属气虚痰阻,经络痹阻,治以益气化痰,祛风通络。处方:黄芪、薏苡仁、山海螺、僵蚕、鱼腥草、延胡索各30g,防风、防己、牛蒡子、羌活、独活、露蜂房各12g,浙贝母15g,白术10g,苦杏仁9g。14剂,每天1剂,水煎服。二诊:咳嗽较前减少,痰易咯出,但双踝关节肿胀明显,双膝关节仍有肿胀,苔薄白,脉细滑。续以上法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处方:黄芪、延胡索、浙贝母、土茯苓、泽兰、泽泻、鸡血藤、伸筋草、薏苡仁各30g,防风、防己、羌活、独活、川I芎各12g,白术10g,莪术、百合、川I牛膝各15g。14剂。三诊:服药半月后,咳嗽明显减少,上楼梯时已无气急,感冒减少,关节肿痛减轻,苔薄白,脉细。二诊方去莪术、土茯苓,加菟丝子15g,巴戟天20g。加减服用半年后改用中成药调理,病情稳定。
例2:皮肌炎肺间质病变 施某,女,40岁,2005年7月5日初诊。5年来反复发热,眼眶周围及双下肢、双手伸面出现暗红色斑,无瘙痒,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升高,当地医院诊为皮肌炎。今年1月因反复咳嗽、发热住院治疗,检查肺部CT示:问质性肺炎。检查血清谷草转氨移酶(AST)48U/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337U/L。肌电图示: 肌源性损害。用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强的松治疗。上午发热,t 37.7 38.0 ,午后热退出汗,四肢乏力,于咳、痰黏难咯,伴气急胸闷,舌红、苔薄,脉细。证属邪在少阳,治宜和解少阳。处方:柴胡、黄芩、赤芍、白芍、瓜蒌皮各15g,桂枝、苦杏仁各9g,冬瓜皮、薏苡仁、芦根、鱼腥草、败酱草、山海螺、南沙参、北沙参各30g,青蒿50g,白术10g,甘草6g。7剂,每天1剂,水煎服。二诊:已不发热,咳嗽少,气急明显好转,仍觉四肢乏力,下肢肌肉萎缩,大便2—3天1次,舌红、苔花剥,脉细。处方:生黄芪、沙参、鸡血藤、开金锁、山海螺、火麻仁(打)、枳实、菟丝子各30g,白术10g,赤芍、白芍、浙贝母、丹参、钩藤、杜仲、木瓜各15g,天麻(先煎)12g。14剂。三诊:1月来无发热,咳嗽止,纳可,胃脘作胀,无泛酸,舌边红、苔薄,脉细。二诊方去天麻、钩藤、鸡血藤,加石斛12g,砂仁、白豆蔻各5g,瓜蒌皮15g。继服1月后,胃胀消失,肌力增加,减激素量,病情平稳。
按:2例均为风湿病继发肺间质病变,治疗根据原发病辨证各有侧重。例1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病变,先治以益气化痰、祛风通络为法,二诊以川芎、莪术加强活血化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此类药物具有抗肺组织纤维化作用,改善肺循环,降低肺动脉高压。待肺功能有所改善再以菟丝子、巴戟天补’肾纳气,强筋骨。例2为皮肌炎肺间质病变,患者低热缠绵,故以柴胡、黄芩清解少阳,青蒿退虚热,再应用清热化痰之品。二诊热退但阴津已伤,故以益气养阴法,加山海螺、浙贝母、开金锁等化痰软坚;石斛养阴生津;瓜蒌皮、砂仁、白豆蔻宽胸理气调理。中医药治疗本病,毒副作用少,作用缓慢且持久,不易产生耐药及药物依赖,显示出明显优势。陈教授用药注重整体调节,作用机制较全面,相辅相成,具有互补性,故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