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古又称胁肋痛、季肋痛或胁下痛。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胁痛是肝胆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临床有许多病证都是依据胁痛来判断其为肝病或系与肝胆有关的疾病。中医人网站特编辑陆寿康执笔裘沛然治疗胁痛医案一则,以飨读者。
计某,男,37岁,1970年1月28日初诊。据述病发已10年,先是腰脊酸痛,现胁肋连髀部酸楚疼痛甚剧。曾经多方治疗,迄无功效。处方:控涎丹3g(分2次吞),椒目10g,木防己12g,葶苈子10g,槟榔12g,当归12g,川芎10g,红花4.5g,半夏10g,橘红4.5g,茯苓12g,枳壳10g,甘草4.5g。2剂。1月30日二诊:药后胁肋连髀部剧烈酸楚现象立见轻松,胁肋疼痛已解除,髀部尚有未尽。服控涎丹仅肠鸣而已。再以前法制小其剂。处方:上方去控涎丹、茯苓、枳壳,加白术12g,(制)附子10g,细辛10g。5剂。
评按:先生治饮邪引起的经久胁痛,常用控涎丹和指迷茯苓丸逐饮祛邪。控涎丹方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用大戟、甘遂、白芥子,治痰饮流注伏于胸膈、腰胯、胁肋等处引起诸症,乃攻逐痰饮之平剂。指迷茯苓丸方用半夏、茯苓、风化芒硝、枳壳、生姜汁,治中脘停痰、脾气不行,痰饮臂痛不举等症,是祛痰化饮之缓剂。先生并用两方,且合己椒苈黄丸去大黄而加槟榔,又用当归、川芎、红花和血,是治饮邪久病的良方。此外,先生当时出一饮邪胁痛方,用控涎丹3g(分吞)、白芥子、青皮、半夏、莱菔子、川芎、风化芒硝、羌活、枳壳、茯苓、甘草。其中控涎丹和风化芒硝可交替用。曾有一例胁痛诸药不已,用此方一剂得吐下竟效。又,(制)附子、细辛温药祛饮止痛,出《金匮要略》大黄附子细辛汤,用治胁痛系仲景法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