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成肇仁教授相反相激法治心悸

  • 文章导读:

      临床上常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以多味药物相配伍来防治疾病。为确保疗效、安全用药,中医治病十分重视药物的合理配伍。《神农本草经·序例》将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归纳为“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相反为七情之一,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临床多遵避而不用的原则。

      张子和《儒门事亲》载“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即: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历代大多医家拘泥于此,处方遣药不敢越雷池一步。湖北中医药大学成肇仁教授深谙医理,擅用经方,师古而不泥,胆大心细,灵活有章,运用“相反相激法”,治验甚众,今仅选验案一则,示其一斑。

      李某,女,21岁。2012年11月28日初诊。

      患者自述心悸一周,伴左胸时有刺痛,头项痛,胸憋闷,动则气短,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促。

      处方:黄芪30克,生晒参10克,远志6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檀香6克,砂仁6克,郁金12克,瓜蒌壳15克,法半夏10克,橘皮10克,橘络10克,三七粉3克(冲服),炙甘草6克,7剂,日1剂,水煎服3次。

      2012年12月5日二诊,上症略减,仍畏寒,胸闷,舌脉同上,守上方去檀香,加桂枝10克,薤白10克,熟附片10克(先煎),7剂,服法同前。

      2012年12月16日三诊,上症明显减轻,仍动则气短,胸部时有刺痛,舌脉同上,守上方去法半夏、薤白,加炒白术12克,红景天15克,龙牡各20克(先煎),7剂。

      2012年3月14日四诊,患者自述上症续减,仍时有轻度左胸刺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数,守上方去附片、红景天,桂枝增量为20克,炙甘草增量为10克,加降香6克,14剂,服药后病情稳定,患者已无明显不适。

      按  本案辨证为心阳不振证,治以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以生脉散加味。方中黄芪、红景天、桂枝、熟附片、薤白益气通阳,丹参、生晒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补气健脾,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茯神、炒酸枣仁、远志龙骨牡蛎安神,当归郁金三七粉、川芎活血,檀香、砂仁、瓜蒌壳、橘皮、橘络、降香理气,法半夏辛开散结化痰。

      方中最精妙之处当属附片与法半夏的配伍,附子为乌头之根,“十八反”中提及两药不可相伍,然则本案中却两药相配,相反相激,峻逐阴寒,一战驱邪,此非常法。诸药合用,阳复阴散,相反相成,故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古方多有用相恶相反者。盖相须相使同用者,帝道也;相畏相杀同用者,王道也;相恶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经有权,在用者识悟耳。”所以处方遣药对于相反药物者不可不遵,但又不可过于拘泥。辨证审因,治病求本,灵活细心遣药,方能寻到医道,收到较好的效果。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