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2.正确理解“但见一症便是”:《伤寒论》101条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杜师指出,医者往往对“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烂熟于胸,但理解上存在一定片面性,一定要结合“伤寒中风,有柴胡证”这个前提来理解。笔者体会,“伤寒中风”,指的是太阳伤寒或太阳中风,治疗上前者首选麻黄汤,后者首选桂枝汤。运用小柴胡汤的前提就是“有柴胡证”,即小柴胡汤主治的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应仔细体会仲景所言之精神实质,只要见到一二个症状能够提示邪气由太阳传入少阳经腑,出现少阳经腑气机不利的病机,即可运用小柴胡汤,不必柴胡症悉具。本案之持续发热、两侧头痛、郁郁寡欢、纳呆、咽干等症状均可提示邪气传入少阳经腑,故杜师选用小柴胡汤可谓有的放矢。由此看来,透过现象找病机、分析病机抓本质,是学习和临证必须掌握的有效方法。
3.小柴胡汤治发热:小柴胡汤是和解剂的代表方,也是解热良方,仲景用之治往来寒热、头痛而发热、日晡所发潮热、呕而发热、差后复发热等。少阳病的发热有两种情况,一是往来寒热,这是邪郁少阳经脉、气机郁结、正邪纷争、互有进退的结果。二是邪郁少阳胆腑,邪气从阳化热,其发热往往不再是往来寒热,而是持续性发热。《伤寒论》少阳病篇对此论述很清楚,本案之发热即属第二种情况。从本案的病史和症状看,无疑与小柴胡汤方证相应,故用之立效。
4.重用柴胡:柴胡入肝、胆、三焦经,性凉味苦,有清泄相火之功,尚能条达肝胆之气,善解气机之郁结。配以黄芩清腑热,《神农本草经》称:“柴胡推陈致新,黄芩主诸热”。二药相伍针对了少阳病经腑同病、容易气郁和化火的特点。鉴于在清泄郁火、畅达气机中的重要性,仲景在小柴胡汤中柴胡“日三服”的用量多达“半斤”,为重用的典范。本案初诊柴胡用量为20克,次诊加至25克,显属重用。笔者初有疑惑:辨证无误,为何初诊仅予一剂?师曰“关键在柴胡”。仔细品味,用20克仅得微汗,用25克则汗出热退,随即减至15克、10克,大有用药如用兵之韬略。杜师谓之有是证、选是方、用是药,不必忌惮。其临证用柴胡十分讲究,发热性疾病用量在20克以上,发热越盛,用量越大;而用于疏肝理气,一般10克左右,如柴胡疏肝散;用于升提阳气,5克足已,如补中益气汤。此等法从心出、药随症转之灵巧,非熟读仲景书者不可为。
5.加味灵活:本案用药貌似平淡,然内涵丰富。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加入了青蒿、地骨皮,意在增强清热之力,暗含蒿芩清胆之意。热邪伏于少阳经腑日久,一味清解恐难奏效,加葛根、荆芥,意在增强透发伏邪之力,暗含柴葛解肌之意。《滇南本草》谓马齿苋“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治疗发热、腹胀、大便干等症状,针对性很强,此也是杜师临证之经验所在。尤其是荆芥的运用很显功力,《本草纲目》等文献均谓其是“入血分之风药”,杜师善用荆芥,认为其能深入血分、透发伏邪。稍用8克,助柴胡透发伏邪,疗效显著,四两拨千斤!所谓“书读王叔和,还需临证多”,其要义大致如此。患者发热日久,正气耗损,气阴两虚,故加用生脉饮,后用参苓白术散调养善后,皆合“正旺邪自退”、“但扶其正、听邪自去”等古训。(程铭坤 聂芝兰)
【名医名片】
杜光明
圣爱中医馆主任医师,从医五十余年,擅长治疗内、妇、儿各科疑难疾病,曾任成都军区中医高级评审委员会主任等职。
杜光明近年来在圣爱中医馆先后成立了“名医工作室”和“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临床带教10余位弟子,以更好地传承其学术经验,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