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吕仁和肾性血尿临床治疗经验总结

  • 文章导读:

    肾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是指肾小球疾病(尤其是肾小球肾炎)所引起的血尿,它的治疗往往比较困难、迁延难愈。因此,探讨中医药治疗肾性血尿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曾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吕仁和教授,兹将吕老对肾性血尿的证治体会介绍于下,并试分析其学术思想特点。

    1 平肝清热法
       
    明代王肯堂提出五脏病变均可以出现尿血。肝属阳,主生化,主疏泄,主藏血。肾属阴,血闭藏而不固必渗入尿路中而尿血。
       
    肝疏泄太过,大怒伤肝、伤及血络;或肝失藏血、血不归经;肝肾阴虚,虚火灼伤肾络,都可引起尿血。因此,可以引用平肝清热之法治疗尿血证,临床可以应用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羚羊钩藤汤、或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唐容川《血证论·尿血》指出:“……是以血尿之虚证与女子崩漏之证无异,宜用四物汤加减治之。肝如郁火者,加丹皮、炒栀子柴胡阿胶、芥炭……。”

    肝气郁而化火,所谓“气有余便是火”,或情志剧烈变动;或嗜好烟酒,多食肥甘,蕴热化火,或外感六淫之邪不解,邪入肝胆郁而化火,肝火过胜,疏泄失司,阴血妄行,血由尿道而出,发生尿血。《医学心悟》曰:“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血……平肝,加味逍遥散主之”。《血证论?尿血》:“治肝经遗热,其证小腹满,胁肋刺痛,口苦耳聋,或则寒热往来,宜龙胆泻肝汤加桃仁丹皮牛膝郁金”。《内科临证录》(张耀卿、陈道隆):“……又肝伤血枯。或肝胆火盛,迫血妄行,头痛昏眩而脉洪,宜泻火清热,……。”
       
    吕仁和老师临床常用柴胡15g、赤芍10g、白芍10g、炒山栀10g、山羊角10g、羚羊粉0.6g(冲)青蒿30g、或钩藤10g、生石决明30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菊花10g、枸杞子10g、夏枯草10g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表现为急躁易怒、胁肋胀满、小腹胀满、口苦、月经色黑或不调、舌暗、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的肾性血尿患者。我们总结吕老是应用平肝清热法以治尿血,并且在临床有较明显的疗效。

    2 凉营祛瘀法
       
    本人从师于吕老,常见吕老师擅用具有“清营凉血”作用的中药治疗肾性血尿患者,基本方为:水牛角粉10g(冲)、羚羊粉0.3g(冲)、血琥珀粉1.5g(冲)、丹皮10g、赤芍10g等。而这些患者并非具有发热、舌绛等热入营血证者。笔者总结吕老是应用“凉营祛瘀”法治疗肾炎血尿。
    以上启发我们,临床可以用温病学“凉营祛瘀法”治疗肾炎血尿。分析此理论根据,可以这样理解,热入营分有热伤营阴、热扰心神、热陷心包和热伤血络四种病机。慢性肾炎血尿显然不符合前三种情况,但它符合热伤血络的病机特点,因此,从理论上而言,可以借用清营凉血法,治疗热伤肾络之血尿。正如《太平圣惠方·治尿血诸方》所言:“夫尿血者,是膀胱有客热,血渗于脬故也。血得热而妄行,故因热流散,渗于脬内而尿血也。”
       
    因此,临床上只要具备肉眼或镜下血尿,舌红、苔黄或少苔、脉实有力,舌下瘀斑,肾脏穿刺病理有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纤维化、硬化、间质炎细胞浸润、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管壁增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等均可以应用凉营祛瘀法,尤其适合于月经有瘀块、色黑量多或涩少、脉沉涩、腹痛、面色晦暗的患者。方药可以应用清营汤加钩藤、丹皮、羚羊粉、水牛角粉、升麻、元参、紫草、牛膝等。同时在应用营血分药的同时,可以配合宣通气机之药,以求营分热邪有外泄之路,如丝瓜络、通草、竹叶、马鞭草、茜草等。
    犀角咸寒,主清心营之热,唯其价昂而药源缺乏,临床以水牛角代之,水牛角粉5-10g(冲服或装胶囊)。羚羊角咸寒,善清肝热而熄肝风,吕老认为羚羊粉入心肝二经,具有平肝、养阴、镇静安神作用。丹皮辛寒,清泄肝血中之伏热。钧藤性平,平肝熄风。三药配伍,清肝热而熄肝风,加入清营汤中其用,有相辅相成之功效。

    《丁甘仁医案续编·溲血》“三阴不足,心移热于小肠,逼血下行,溲血已久,时轻时剧,内热口干。恙根已深,非易速痊。故拟滋养三阴,凉营祛瘀。”

    3 活血止血法
       
    关幼波老中医认为“血证诱因多,止血非上策”。诱发出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诸凡影响气血运行的一切因素,都可以引起血证。而瘀血滞留,阻隔脉络,又是出血的病理实质。所以在治疗时,应当审证求因,针对出血的原因,使瘀血消散,气血调和,血证才能真正治愈。
    缪仲淳的治血三要决中把“宜行血不宜止血”列为第一条。张子和也说“贵流不贵滞”,均是以行血(活血)的方法达到止血的目的。行血活血使瘀血消散,经络疏通,使之血循归经,故以活血止血药以治其标。
       
    吕仁和教授常用血竭1~2g、羚羊粉0.6g、三七粉3g(冲服或装胶囊)、防风10g、荆芥炭10g、仙鹤草15g、炒山栀10g、水牛角10g、赤芍10g、白芍10g、丹皮10g、白茅根20g、地锦草30g等治疗慢性肾炎血尿。

    血竭和三七粉是中药止血活血药物的代表药物。这就启发我们,在治疗肾炎血尿时不应一味地应用凉血止血中药,以防寒凉太过,而生“血遇寒则凝”之弊,如花蕊石、血余炭、棕榈炭、防风炭等,在止血时炭类止血药不宜大量采用,防其涩滞留瘀,使热邪闭于内,竟致热愈炙而血愈溢,是欲止血而反促其出血,事与愿违。适宜于应用止血活血中药,或在止血同时加入活血化瘀中药,如血竭、三七。因此,我们临床常用防风、荆芥炭、小蓟生地榆、凤尾草、生龙骨、生侧柏叶以止血,同时又用川芎丹皮赤芍丹参茜草根、丝瓜络、泽兰、马鞭草、生蒲黄、凌霄花、红花、水红花籽、鬼箭羽、刘寄奴以活血,同时还可配合灸水蛭地龙、或地鳖虫等治血通络药物。而血蝎、三七粉则兼有二种作用,临床较为常用。

    4 益气养血法(益气养血活血法)
       
    吕老对肾性血尿患者气血亏虚,证见面色萎黄、唇甲色淡、肢倦乏力、气短懒严、动则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者,用当归补血汤加减,以下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生黄芪20~30g、当归10g、太子参15g、麦冬30g、丹参30g、丹皮10g。在此基础上,如果瘀血见证明显,如皮肤紫癜、肌肤甲错、尿色深暗、肾脏病变有肾小球硬化、舌暗有瘀斑、脉涩等,可应用益气养血活血法,在当归黄芪两药的基础上,配伍赤芍15g、丹皮15g、丹参15g、红花10g、川芎10g、水红花子10g、桃仁10g、生山楂15g、泽兰30g、熟军10g进行治疗。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两大基本物质,人体赖气血之温热、濡润、滋养以维持生机。慢性肾病既病之后,必然会发生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寇宗奭云:“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吕老对慢性肾炎辩证为心脾两虚、气不统血者,重视益气养血法的运用,临床常在当归补血汤基础上加减,尤其常用于有大量蛋白质漏失及贫血的患者。并善于应用归血分的养血活血中药丹皮丹参川芎等。

    5 行气活血、通经活络法
       
    吕老对临床辨证为“气行郁滞、血脉不活”的肾性血尿患者,证见胸闷不舒、胁肋胀痛、女性月经色黑有血块或有痛经、肌肤甲错、口唇紫暗、舌紫暗活舌下瘀斑、脉沉涩或者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者应用本法,基本方如下:川牛膝20g、木瓜20g、蜈蚣3条、土鳖虫10g、丹皮15g、丹参15g、夏枯草10g、地龙20g、全蝎8g、生甘草6g。吕老认为,活血化瘀虽不能直接治疗血尿,但对于局灶增生硬化性IgA肾病等肾小球明显硬化的血尿患者,本法活血化瘀可以防止肾小球硬化。气阴亏虚患者可加元参,元参有软坚化结的作用,可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力。
       
    人身气血贵在充盈和流畅,一旦偏盛偏衰或涩滞不畅则百病萌生。朱丹溪说:“气血冲和,百病不全,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吕老对肾性血尿辩证属瘀血所致者,除常用丹皮丹参赤芍白芍外,对久病者往往加用全蝎地龙、土鳖虫、蜈蚣等通经活络、搜剔顽瘀。同时根据“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的理论,来指导活血化瘀药的配伍,于活血方中常配伍气分药,更好地发挥去瘀作用,气分药常用木香、川牛膝等,同时配合软坚活血药如夏枯草、血琥珀、丹参、生山楂、生薏苡仁等。

    6虫药通络消癥法
       
    目前研究认为,肾纤维化是发生在肾脏的微型癥积。中医文献有关癥积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的“外中于寒,内伤忧怒,则气上逆,六俞不通,凝血蕴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积乃成矣。”

    既然中医的传统观念,凡通过“四诊”的宏观检测,见到或触及坚著不移的有形肿块,诊断为癥积,那么,现代中医借助科技手段,如光镜、电镜等检测到肾脏形态学改变,如细胞外基质积聚、球囊粘连、血管襻闭塞、局灶或节段节段性小球硬化与间质纤维化,以及肾瘢痕形成,也可以诊断为肾的“微癥积”。因此,可以应用活血通络法来治疗。吕仁和老师临床擅用虫药通络消癥法对上述病理改变进行治疗。临床常用全蝎蜈蚣、水蛭、地龙、土蟹虫、蝉衣、蛇蜕等。笔者临床也常用炙水蛭12-18g(水蛭粉2-3g)、地龙15-30g入煎剂治疗IgA肾病血尿,病理上表现有肾小球硬化的患者。

     

    [1] [2] [3]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