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致病邪气侵袭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生命过程。疾病发生一般都有一定的发病原因和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疾病”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
“证”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它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病位、病性等病理本质的概括,是对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中机体整体动态反应状态所做的结论。
“辨证”是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明确“中医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到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继续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发展趋势,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由于病机的内涵中包括了病变部位、原因、性质和邪正盛衰变化,故中医证候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中医学将其作为临床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中医临床要获得较好疗效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是运用中医理论进行正确的辨证,然后根据辨证结果进行立法处方遣药。
在跟曾定伦先生侍诊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最根本的方法学纲领,特别是对于某些所谓“疑难杂症”,中医临床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准确辨证”,正所谓:“药不投方,哪怕船装”。兹举曾定伦先生病案一则以说明之。
病案举例
戴某某,男,9岁,左眼睑下垂1年余,经“单纤维肌电图”等检查确诊为“重症肌无力(I型眼型)”,长期口服溴吡斯的明效果不佳,于2013年3月10日就诊于某医:辨证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20克,黄芪30克,炙甘草10克,白术2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茯苓20克,大枣12克。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13年3月22日就诊于曾定伦先生处,云服上方后无效,刻诊见:左眼睑下垂,右眼睑开合正常,睁眼状态下左眼较右眼明显缩小,仅能张开一条约1厘米眼缝,自诉大便较干结,大便困难,2~3日一行,平素精神可,无明显困倦疲乏感,身高、体重、智力发育正常,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痰热内蕴,腑气不通,络脉瘀阻。
治法:清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
处方:黄连导痰汤和牵正散加减。黄连6克,法半夏12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枳实10克,胆南星12克,竹茹12克,蝉蜕6克,僵蚕10克,全蝎粉3克(冲服),蜈蚣1条,钩藤30克,酒军6克,蒲公英15克,赤芍15克,地龙6克。6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13年3月31日):左眼睑开合度明显增大,大便通畅,日1~2行,质软,咽喉稍充血,舌红,苔薄黄不腻,脉浮弦。
辨证:腑气已通,痰热已化,风热外袭,肝木偏亢,络脉瘀阻。
治法:清热平肝,活血通络,疏散风热。
处方:五味消毒饮、凉血地黄汤合牵正散加减。银翘各15克,蒲公英30克,夏枯草30克,蝉蜕6克,地龙6克,当归6克,赤芍20克,生地20克,全蝎粉3克(冲服),蜈蚣1条,白芍30克,钩藤30克,刺蒺藜30克,黄芩10克 ,生甘草6克,荆芥6克,牡丹皮10克,防风6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013年4月7日):服药后左眼睑开合度继续增大,二便调,纳眠可,现咳嗽,咽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风热夹痰热内蕴,肝木偏亢,络脉瘀阻。
治法:散风热,清痰热,平肝阳,通血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