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中医]岐黄学者王伟任广州中医药大 | |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我国主流医学界四大“ | |
文章导读: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脾胃出现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的发病率高达80%。半 夏泻 心汤作为脾胃病常用经方,临床上如何应用更为有效?小师妹分享的是国医大师王庆 国教授,临床应用半 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呃逆的三则医案。看完文章,临床治疗脾胃病思路又扩大了。 |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首届百名名中医,国家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中医师承指导教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50余年。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教授学术传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燕京刘氏伤寒学派”掌门人。
01半夏泻心汤解析
本方首载于《伤寒论》第149条,由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去掉柴胡,因为君药已换,所以方名、主治也随之改变。
半夏泻心汤是小柴胡汤证误用下药之后形成的,主证是心下但满而不痛则为痞。
在《金匮要略》当中又补充,除心下痞之外,还有呕而肠鸣,恶心呕吐,肠子里面咕噜咕噜响。
其实还有一个,下利。这里所说的下利,不是现在的拉肚子,它可能有便溏,程度不一样,有的是下利。这些症状就是有心下痞,有呕吐和恶心,又有肠鸣,有下利,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半夏泻心汤,抓住它的主证。
但是我们说的抓主证,不是说光看症状就用,这不行,其实还是有病机存在的。
首先有脾胃不足,有寒,误下之后生寒。而少阳之热,不因寒而解,它不是清解的,它是下不解,反而内入于胃,热就进入胃。有脾虚,有生寒,有热,就形成脾虚寒热错杂,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病机,病位在胃。
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柴胡证的病机特点,有枢机不利,有不足,有胆火,已经出现胆火及胃,因为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误下之后伤脾,出现脾胃虚,寒热错杂。也可以说脾寒,胃热,脾胃虚,湿热内阻,这个说法也是成立的,这就是它的演变过程。
所以半夏泻心汤总体的病机是:脾胃不和,升降失序,中焦痞塞,寒热错杂,痰湿内生。
如果去按心下,有的时候有痞闷胀满的感觉,不是特别硬。
如果按着硬,往往是有痰阻或者有瘀血。
治法就是寒热平调,消痞散结,需要用苦降辛开,和胃降逆,涤痰化饮的药,就用这七味药。
半夏泻心汤药分为三组药,针对寒、热、虚三个要素配,辛、苦、甘三组药。
首先有辛味药,半夏、干姜。辛是能散、能行、能开的。痞是堵死,堵死你必须把它敞开,用半夏和干姜。半夏为君降逆和胃止呕,脾气不升而生寒则肠鸣下利,用干姜之辛热以温之。
苦味药,黄芩、黄连。苦是清热,胃中有热,就用黄连和黄芩来清热,还有一个作用,苦是降的,苦降,是气机往下降。
人参、甘草、大枣都是甜的。脾胃气弱,不能斡旋上下,故以甘温补脾胃之需,复升降之职
王庆国教授讲:
半夏泻心汤是消化系统的通治方,可以治疗急性和慢性的胃炎,反流性的食道炎,食道溃疡,还有复发性口疮。
慢性肝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甚至早期肝硬化、口腔黏膜溃疡,这些疾病,都可以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化裁应用。
常见症状是分两组,上热一组,下寒一组。上热比如说牙疼、眼睛红、口臭、口气重、口干、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痤疮、面红、油腻、烦躁、失眠,当然是在胃呕而肠鸣的基础上,加上热的症状。
还有下寒的症状,胃怕凉,胃冷,胃凉怕冷,怕吃冷食,喜热饮。
这些都可以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用药的时候还要参合药理,参合每一个药的功能主治,细细的推断分解,最后巧用合方。
但不能一个方子不动,凡是这个病就用这个方。
01肝气横逆影响胃肠
若兼肝郁化热,肝气横逆者,可加入四逆散加强疏肝解郁和胃之功,称为疏郁泻心汤。
02治疗肺、心疾患
若兼肝脾不和,脾虚气陷,见腹泻肠鸣较甚者,可加入痛泻要方,以疏肝补脾,升清止泻,谓升清泻心汤。
01呃逆
若兼肝气犯胃,痰浊上逆,见呕逆剧甚,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可加入苏子梗,旋复花,代赭石,以加强降逆化痰,而成降逆泻心汤。
医案举例
01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
患者,女,59岁,2018年3月18日 初诊。
素有胃不适,前年胃镜慢性炎症,胸胁胀满,心情抑郁,心下满胸胀,食后不下,睡眠差,入睡难,胃酸,脉缓而滞,舌淡苔少,气短,便溏,口苦口酸,唇干。
处方:
干姜,龙胆草
7剂,水煎服,日1剂,分服
2018/3/25,复诊,痛止仍胀,睡眠好,前方干姜减至10加大黄,夏枯草
2018/4/15,复诊,证减。丸药调理而诸证愈。
患者脉缓而滞,脉按起来,来的慢,不流利,往往是有瘀之象。
归纳症状有胸胁胀满,有心情抑郁,背不适,心下痞满,有胃酸,有便溏,口苦口干。
除了心下痞之外,有肝气不调症状,有寒热错杂,中焦脾塞,肝气郁滞。
香附可以助四逆散来疏肝。
用龙胆草因为反酸比较重,凡是苦降的药都可以制酸。
如果酸重的时候,可以重用龙胆草,甚至用大青叶,在临床上,胃好了,但是反酸不减,就可以加这几味药。
7天后复诊,不痛,但是仍然胀,睡眠已经改善。
干姜减至10g,大便不通畅,加3g的大黄。3克大黄使大便稍微通畅一点,不会导致脾胃的虚弱。
加夏枯草20g,主要是用来安神的。
病人又相继吃十几天,复诊症减,用丸药调理,而诸症愈。
往往是汤药调理之后,用丸药善后,或者用药粉,起到巩固的作用,慢慢就痊愈,也不至于复发。
02肠易激综合征6年案
患者,女,65,2016年9月28日初诊,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足冷,睡眠不好,疲乏,服半夏泻心汤后大便日3-4次,糊状加干结,足冷手心热,腹不痛,舌红脉弦。
处方:
2016年10月12日,大便好,腹不痛,停药又重,入睡困难。前方干姜加至20,制附片,炒栀子,吴茱萸,炒枣仁
2016年11月2日,足冷手热,头热汗出,食欲可,饭后胀,加连翘,去木香,附子加至15克。
药后肢泻足冷皆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肚子冷,脚凉,睡眠不好,疲乏,吃完半夏泻心汤之后,大便一天3~4次,糊状,有时候干结,前面干后面粘,足冷,脚冷手心还热,肚子不疼,就是肠易激综合征,舌红脉弦。
有腹冷,有腹泻,有脚凉,睡眠不好,我们也用半夏泻心汤,甘草、半夏、黄连、黄芩、党参、干姜、大枣。
着凉之后拉肚子,防风、白术、黄芪,当归、白芍,这是玉屏风散。
当归、白芍是缓解拘急治疗肠炎腹泻的一个药,张仲景常用,也是傅青主常用的一个药对。因为肠易激,往往有肝气郁滞的问题,加附片8g乌梅8g,附片,乌梅这里面其实就有乌梅丸的意思,乌梅丸要有黄连,寒热错杂并用的方子。吃14天,14天后大便好,肚子也不疼。
但她停药后又开始入睡困难,原方把干姜加到20g,附片加到12g,然后加点炒栀子,心烦,上边热,吴茱萸,炒枣仁30g。
然后再来复诊的时候,足冷,手热,头热,汗出食欲可,饭后胀,这可能上面热,加连翘20g,青木香,附子加到15g。药后腹泻,足冷皆愈,随访半年没有复发。这就用的升清泻心汤。
03呃逆案
患者,男,52岁,2016年10月30日初诊
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疣状胃炎。
病理报告示:胃粘膜显慢性炎,伴轻度肠化及淋巴滤泡形成,结肠黏膜显轻度慢性炎。
前段时间经治疗后胃部不适症状缓解,现食后产气,呃逆,心理压力大,脾气大,咽部不适,感觉有物堵塞。足凉,腹部不凉不胀,大便粘,难解,舌质红尖甚,苔黄白腻。
处方:
生晒参,法半夏,川连
大枣,旋复花,代赭石
制附片,茵陈,凤尾草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服
2016年12月18日 复诊,证减,无胃痛,足凉减,大便粘滞日1次量少,痰多。
21剂,水煎服,日1剂,分服
三月后随访未复发。
在当地对症治疗,背部不适的症状缓解,但是出现食后产气打嗝,而且他自己一看肠化,心理压力特别大,就心里不舒畅,咽部也不适,因为胃反流之后,烧的嗓子不适,感觉有物阻塞,脚凉,腹部不凉,腹部也不胀,大便粘,难解,舌质红尖甚,苔黄白腻。
有寒热错杂,有湿热,仍然是半夏泻心汤,有旋复花,代赭石,苏子,就是降逆心汤。
主症是打嗝,加川朴,苍术。下面寒比较重,加15g的附片。因为上面又有湿热,舌苔黄白腻,用凤尾草,茵陈 ,这是刘老的经验,清理湿热的药对。
到他复诊的时候症减,胃也不疼,足凉也减轻,大便黏滞,一日一次,量少。处方加公英,木香、干姜改到20g,三个月随访未复发。
王庆国教授,有50余年的临床诊疗和教学经验。在临床当中善用经方,同时亦不拘时方,博采众长,学验俱丰,应用半夏泻心汤经验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