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女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逍遥散加减治疗痛经

  • 作者:王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繁体中文 分享
  • 文章导读:

    痛经是指适龄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的一组症状,亦称“经行腹痛”。痛经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其云:“带下,经水不到,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此后,《诸病源候论》立“月水来腹痛说。”认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至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景岳全书·妇人归》云:“凡妇人经行作痛,夹虚者多,全实者少,即如以可按据及经前经后辨虚实,固其大法也。然有气血本虚而血未得行者亦每拒按,故于经前亦常有此证。此以气虚血滞无力流通而然。”

    1痛经的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

    痛经为妇科常见多发之病,其发病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不同,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在经期间及经期前后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气血运行不畅,胞宫平素失于濡养,不荣而痛。病位主要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 失调于脏腑,表现为痛证。本病的临床特征为经行小腹疼痛,伴随月经周期而发作。其特点为疼痛引及全腹或腰骶部,或外阴、肛门坠痛,疼痛表现多发生于行经第1、2天,或经期前一二日,随后逐渐减轻或消失。偶有延续经净后始发病的,但亦在1、2日内痛自止。

    2痛经的辨证论治

    本病的辨证首当识别痛证的属性,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以及疼痛的程度,结合月经的量、色、质及兼证、舌脉,并参考素体情况等辨别寒、热、虚、实,在此基础上辨证论治。本病的论治当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又需根据临床证候之不同,或行气、活血,或散寒、清热,或补虚、泄实等。其治法应分为两步:一是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二是平时辨证求因而治本。同时,宜结合素体情况调肝,益精,扶脾,使之气血顺和,冲任流通,经血畅行则痛可愈。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由盈亏,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信、月水、月经。”妇女以血为本,以血为用,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血由脏腑所化生,与肾、肝、脾(胃)、心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血化生于脾胃,总属于心,藏受于肝,施泄于肾,源源不断,灌溉全身,所以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和调,任通冲盛,胞宫功能正常发挥,则月经等均正常。笔者根据以上原则,以逍遥散为主方,临证加减治疗本病,效果亦佳。逍遥散首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微炙赤)、烧生姜、薄荷8味组成。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主治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配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止痛,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补中益气,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之,助柴胡散肝郁而生热。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阴,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